“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
黄宗智2022年研修班课程大纲
此门课程的基本设想是把我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设计的博士课程核心内容,经过在国内教学20年的打磨,压缩到七个星期,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三个星期,集中于专著阅读方法和习惯,也是专著写作的学习;第二部分四个星期,集中于学术理论的掌握和运用以及新概念的建造。课程作业要求较高,2010~2021年学生每周平均投入三个全天或更多的时间。课程大纲之外,请参考历届学员总结http://www.lishiyushehui.cn/course/item/3#p3。
课程将于2022年9月23日(星期五)晚上(7点到10点)上第一堂课,11月4日上最后一堂课。今年将全程使用远程视频上课。本年度在我自己之外,将有四位“助教”全程参加(高原,人大副教授;赵刘洋,复旦副教授;蒋正阳博士;赵珊博士);他们之前都上过这门课,以后将会是课程未来的主持人。
课程将面向全国招生,对象是立志做学术研究的优秀在读研究生,以法学(尤其是法理和法史)、(农业)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和公共管理/政治专业学生为主。课程内容重点在关乎民众的研究。
欲参加遴选的学生请于2022年8月14日午夜之前把申请表(https://www.lishiyushehui.cn/article/item/1135)、自我介绍、为什么要参加和为什么应该被选的说明,并附一篇关于下列黄宗智六本书的任何一本的读书报告,发到课程专用邮箱huang_yxb@163.com。申请人应该说明自己的学术和研究志趣。如果写过硕博士论文,请简单介绍、总结。除了学术志趣之外,读书报告将是遴选的关键,须基本达到课程要求的水平。请尽可能按照本大纲的要求来写,不要使用自己在别的场合中所写的论文。课程名额将限于最多8到10名学生。
通过首次筛选的学生将由我自己直接通知上课时间和地点。课程最终被录取的学生将于第三堂课结束后确定。一如以往,抄袭读书笔记(15年中有过2名)或不认真提交达到要求的读书报告的学生(15年中才1名)将会被“劝退”。
课程内容介绍
此门课程的中心问题是事实和概念,以及实践与理论的连接。这不是一朝一夕、一年半载的事,而是每一个研究人员终身面对的问题。它是每一个人需要通过研究的实践来寻找答案的问题,唯有通过具体去做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根据我的经验,美国学生比较偏向理论,近一、二十年来尤其如此。经验知识需要长期的积累,而时髦理论则可以很快掌握。因此,越聪明的青年学生越偏向理论,每一代如此。我在那里强调的因此是经验研究那一只手。国内实证研究的传统比较强,起码法史和历史学科如此,倒是学术理论上的训练可能比较薄弱。因此,我这门课程的第二部分在设计上更强调学术理论传统的掌握和形成,但是不可脱离经验研究与实践考量。
我们阅读的书也是从这个角度来选择的。纯理论性的著作不大容易掌握,我一般的做法是把某一理论著作和使用那个理论的经验研究放在一起来读。那样,更容易掌握理论概念,也更容易进行判断,决定取舍。这门课程第一部分限于时间将主要阅读我自己的几本法律和农村社会经济的专著,从那里进入那几本书中讨论比较多的不同理论著作。这些著作不一定和你的专业或研究课题直接相关,但是可以用锻炼自己理论能力的态度来读。我的几本专著比一般历史学著作更多引用社科理论,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向阅读纯理论性著作的过渡。另一考虑是我要强调的养成精确阅读的方法和习惯:作为作者本人,我更有资格判断你的笔记到底精确与否,协助你养成高效率精确阅读的习惯。然后,我们将进入理论入门阅读,主要是当今四大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著作,并借助各流派对其他流派的批评来掌握、选择和反思理论。课程这两个阅读的部分大致相当于于美国研究生培训中的“reading course”,所不同之处在比较系统的理论介绍。
课程原有的第三部分重点在原创性论文写作,大致相当于美国的“writing seminar”。由于课程此部分需要较长时间,不容易浓缩,最近几年用高研所的写作会来替代。被邀请参加的学生需要提交一篇原创性研究论文供大家讨论并参与所有其他文章的讨论。最近几年写作会一般每年只聚会一个全天,集中讨论成员提交的文章。
I.阅读方法与习惯
我个人认为,学术专著都应带有一个中心论点来概括其经验证据,而阅读那样的著作,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注意到概念与经验证据的连接。总结的时候,必须要精确。一个可行的阅读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其中心论点之后才逐章阅读,每章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甚或更进一步: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至于比较纯理论性的著作,我们要问:它对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实际或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
这样的看书写笔记方法乃是一种思维上的锻炼,也是养成自己的思考、写作习惯的办法。关键在养成对经验和概括,实践与理论的连接做出判断的习惯,也在看后就写系统笔记的习惯,不可依赖自己的记忆,因为几个月(最多一两年)之后肯定会变得模糊不清。笔记最好既不要太简短也不要太详细,应约两三千字左右。这样长年积累,随时可供将来的研究和教学之用。为了帮助大家养成好的阅读和写笔记习惯,请大家每周提交一篇书面的读书笔记给我看。每周的阅读和写笔记估计需要起码三个全天时间。
上课时我将随时点名,请两三人做10分钟以下的总结。班上讨论程序是:先把要讨论的著作精确地“放在桌面上”,然后才进行讨论。以下“*”号的书是每周必读的一本书。先是本课程的基本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把重点放在法律史和(社会)经济史两者之中任何一个,但最理想的是跨越两个领域、同时参与两个领域的讨论。这是因为社会经济史可以为法史研究提供相关背景和问题意识,而法史研究和材料则可以为经济史和社会史提供重要的材料和不同的视角:
1.*黄宗智2006 [2000, 1985]:《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法律出版社增订版。或
*黄宗智2007 [2001]:《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年法律出版社增订版。
2.*黄宗智2006 [2000 ,1990]:《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14 年法律出版社增订版。或
*黄宗智2007 [2003 ,2001]:《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上海书店。2014 年法律出版社增订版。
3. * 黄宗智2014:《超越左右:从实践历史探寻中国农村发展出路》。北京:法律出版社,原版。或
* 黄宗智2009:《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年法律出版社增订版。
II. 学术理论入门:
以下转入理论阅读。我个人认为,学习理论,不应限于任何一个传统或流派,而应从掌握各个主要传统的基本论点出发,借助它们来反思其他各个流派,用经验实际来决定取舍,按实用需要来挑选,完全可以同时采用不同理论的不同部分。更好的办法是从不同流派的交锋点出发,根据实际的经验和实践证据来建立自己的概念和解答。也可以说,我们要从理论得到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下列书单是今天主要理论体系的一些入门性著作,主要是四大理论流派——实质主义、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阅读目的是建立基础,让大家今后可以自己按兴趣和需要继续深入。
此部分的阅读可以参考我的《实践与理论:中国的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该书较详细地讨论了下列每位理论家对理解中国的可能用处,并提供了根据他们的影响来建构新鲜概念/理论的实际例子。另一可用的介绍性的书是《实践社会科学研究指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我之所以编写这两本书是为了让未来的学生能够通过它来自学这里提倡的一套学术方法。)
1.*恰亚诺夫,肖正洪译。《农民经济组织》。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这是“实质主义”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对形式主义(新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深层的批评,并且特别有助于理解小农经济。
参考:詹姆斯·斯科特,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韦伯,康乐、简惠美译。《法律社会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这是法律形式主义/自由主义的权威性著作,但书的组织(作者去世之后)有点混乱,最好先读第一章结尾总结四大理想类型部分后,跳过前三章直接进入第四章,掌握全书脉络后才返回来读头三章。不然,会觉得摸不到要点。
3.*吉尔茨,邓正来译。《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第73-171页。北京:三联书店,1999。
*萨义德,王宇振译。《东方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99。第1-144页。
这两本是后现代主义(“地方性知识”和“话语”分析)的代表性著作,特别有助于反思“现代主义”,包括新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4.*布迪厄。《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不必读第二卷不十分突出的经验研究。先掌握“习性”和“象征资本”两大理论概念,而后进入其他方面。不要陷入布迪厄与大家不太熟悉的众多理论对手的对话,集中于其与马克思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对话。此书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纳入“象征”领域的论析,也许比经典马克思主义更会受国内青年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