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
黄宗智2018年研修班课程大纲
此门课程的基本设想是把我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设计的博士课程核心内容压缩到八个星期,分两部分,每部分四个星期:先是阅读方法和习惯,然后是学术理论的掌握和运用以及新概念的建造。课程作业要求较高,2010~2016年学生每周平均投入三天或更多的时间。课程大纲之外,可以参考历届学员总结www.lishiyushehui.cn/modules/course/index.php?ac=article2&course_id=3。
课程将于2018年5月25日上第一堂课,7月上旬上最后一堂课。
课程将面向全国招生,对象是立志做学术研究的优秀在读研究生,以法学(尤其是法理和法史)、(农业)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和公共管理/政治专业学生为主。
欲参加遴选的学生请于2018年2月28日之前把申请表(www.lishiyushehui.cn/modules/topic/detail.php?topic_id=738)、自我介绍、为什么要参加和为什么应该被选的说明,并附一篇关于下列黄宗智六本书的任何一本的读书报告,发到我电子信箱(philipcchuang@gmail.com,抄送huang@history.ucla.edu)。读书报告将是遴选的关键。请尽可能按照本大纲的要求来写,不要使用自己在别的场合中所写的论文。
通过首次筛选的学生将由我自己直接通知上课时间和地点。课程最终被选学生将于第四堂课之前确定。
课程内容介绍
此门课程的中心问题是事实和概念的连接,也可以说是经验研究和理论概念的媒介。这不是一朝一夕、一年半载的事,而是每一个研究人员终身面对的问题。它是每一个人需要通过研究的实践来寻找答案的问题,唯有通过具体去做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根据我的经验,美国学生比较偏向理论,近一、二十年来尤其如此。经验知识需要长期的积累,而时髦理论则可以很快掌握。因此,越聪明的青年学生越偏向理论,每一代如此。我在那里强调的因此是经验研究那一只手。国内实证研究的传统比较强,起码法史和历史学科如此,倒是学术理论上的训练可能比较薄弱。因此,我这门课程的第二部分在设计上更强调学术理论传统的概念的掌握和形成,但是不可脱离经验研究。
我们阅读的书也是从这个角度来选择的。纯理论性的著作不大容易掌握,我一般的做法是把某一理论著作和使用那个理论的经验研究放在一起来读。那样,更容易掌握理论概念,也更容易进行判断,决定取舍。这门课程第一部分限于时间将主要阅读我自己的几本法律和农村社会经济的专著,从那里进入那几本书中讨论比较多的不同理论著作。这些著作不一定跟你最关心的专业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可以用锻炼自己理论能力的态度来读。我的几本专著比一般历史学著作更多引用理论,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向纯理论性著作的过渡。另一考虑是我要强调的养成精确阅读的方法和习惯:作为作者本人,我更有资格判断你的笔记到底精确与否,协助你养成高效率精确阅读的习惯。然后,我们将进入理论入门阅读,主要是当今四大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著作。课程这两个阅读的部分大致相当于于美国研究生培训中的“reading course”,所不同之处在比较系统的理论介绍。
课程原有的第三部分重点在原创性论文写作,大致相当于美国的“writing seminar”。最近几年用高研所的写作会来替代。被邀请参加的学生需要提交一篇原创性研究论文供大家讨论并参与所有其他文章的讨论。最近几年写作会一般只聚会一全天,集中讨论成员提交的文章。
I.阅读方法与习惯
我个人认为,学术专著都应带有一个中心论点,而阅读那样的著作,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注意到概念与经验证据的连接。总结的时候,必须要精确,但关键在于不要摘抄,要用自己的话,因为那样才会消化,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一个可行的阅读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其中心论点之后才逐章阅读,每章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甚或更进一步: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至于比较纯理论性的著作,我们要问:它对了解中国的实际或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
这样的看书写笔记方法乃是一种思维上的锻炼,也是养成自己的思考、写作习惯的办法。关键在养成看后就写系统笔记的习惯,不可依赖自己的记忆,因为几个月(最多一两年)之后肯定会变得模糊不清。笔记最好既不要太简短也不要太详细,应在两千字左右的范围之内。这样长年积累,随时可供将来的研究和教学之用。为了帮助大家养成好的阅读和写笔记习惯,请大家每周提交一篇书面的读书笔记给我看。每周的阅读和写笔记估计需要两三天时间。
上课时我将随时点名,请两三人做10分钟以下的总结。班上讨论程序是:先把要讨论的著作精确地“放在桌面上”,然后才进行讨论。以下“*”号的书是每周必读的一本书。先是本课程的基本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把重点放在法律史和(社会)经济史两者之中任何一个,但最理想的是跨越两个领域、同时参与两个领域的讨论。这是因为社会经济史可以为法史研究提供相关背景和问题意识,而法史研究和材料则可以为经济史和社会史提供重要的材料和不同的视角:
1.*黄宗智2006 [2000, 1985]:《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法律出版社增订版。或
*黄宗智2007 [2001]:《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年法律出版社增订版。
2.*黄宗智2006 [2000 ,1990]:《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14 年法律出版社增订版。或
*黄宗智2007 [2003 ,2001]:《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上海书店。2014 年法律出版社增订版。
3. * 黄宗智2009:《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年法律出版社增订版。或
* 黄宗智2014:《超越左右:从实践探寻中国农村发展出路》。北京:法律出版社,原版。
II. 学术理论入门:
以下转入理论阅读。我个人认为,学习理论,不应限于任何一个传统或流派,而应从掌握各个(至少两个)主要传统的基本论点出发,用经验实际来决定取舍,按实用需要来挑选,完全可以同时采用不同理论的不同部分。更好的办法是从不同流派的交锋点出发,根据实际建立自己的概念和解答。也可以说,我们要从理论得到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下列书单是今天主要理论体系的一些入门性著作,主要是四大理论流派——实质主义、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阅读目的是建立基础,让大家今后可以自己按兴趣和需要继续深入。
此部分的阅读可以参考我的《实践与理论:中国的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该书较详细地讨论了下列每位理论家对理解中国的可能用处,并提供了根据他们的影响来建构新鲜概念/理论的实际例子。(我之所以编写该书是为了让未来的学生能够通过它来自学这里提倡的一套学术方法。)
1.*恰亚诺夫。肖正洪译。《农民经济组织》。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参考:詹姆斯·斯科特,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韦伯,康乐、简惠美译。《法律社会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读第一章结尾总结四大理想类型部分后,跳过前三章直接进入第四章;掌握全书脉络后才回来读头三章。不然,会觉得摸不到要点。)
3.*吉尔茨,邓正来译。《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第73-171页。北京:三联书店,1999。
*萨义德,王宇振译。《东方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99。第1-144页。
4.*布迪厄。《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不必读第二卷; 先掌握“习性”和“象征资本”两大概念,而后进入其他方面;不要陷入布迪厄与大家不太熟悉的对手的对话,集中于其与马克思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对话。)
III. 研究写作(这是课程原有的第三部分,供参考):
本人从1976到1990年集中于中国农村家庭的社会经济研究,从微观层面来分析、理解宏观经济和社会结构,尤以基层原始调查资料为主。之后,从1988年到我退休的2004年,则更多集中于从诉讼案件出发来做带有社会和理论关怀的法史与法学研究。而最近十几年在国内教学,更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连接,把研究范围从清代与民国延伸到当代,并从历史延伸到立法。
学生们最好通过自己的研究或关系去搜集一手调查材料或诉讼案件 ,包括当代的案件。在诉讼案件方面,台湾淡水-新竹档案(行政、民事、刑事)已经出版。巴县档案也有《清代巴县档案汇编乾隆卷》和《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可供使用。同时,我将为学生们提供我和夫人白凯20多年以来搜集的部分案件档案(全部材料已经捐赠给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见“Philip Huang - Kathryn Bernhardt Collection”,但我自己和人大图书馆存有清代巴县和[顺天府]宝坻县部分民事案件的pdf文档,共约400起,可供阅读和复制)。欢迎学生们使用。
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在本学期内提交一篇八千字以上的原创性的学术论文。“原创性”是指既带有新鲜经验证据也带有新鲜概念的文章。研究课题设计的关键首先是选择一个自己特别关心而在经验研究层面上可能有所创新的题目,通过新鲜材料的掌握,建立中层(即,可以凭经验证据论证)的新概念(区别于不可论证的大理论)。应该避免空泛的理论探讨,以及没有问题意识的经验信息堆积。根据上一届(“法史与法理:诉讼案件研究”,2013年春季)的经验,可能会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的论文能够达到可以发表的水平。
学员们应在两周之内确定研究的题目和基本材料。然后,在投入资料的阅读和整理之后,拟出一个论文提纲。提纲应该具有一个中心论点或问题,而文章的各部分应为证明自己的中心论点提出前后一贯的论证和阐释。将由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初稿,然后在修改之后再次由全班学生一起讨论。最后是论文本身的写作,初稿应该在课程结束之后三周之内完成。
A.诉讼案件史料示例:
《淡新档案》,第一编(行政)1-16册;第二编(民事)17-24册;第三编(刑事)25-32册,1995-2009。(中国国家图书馆)
《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上、下。四川大学历史系,1996。(电子版见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0860016.html)
《清代巴县档案汇编乾隆卷》。档案出版社,1991。(电子版见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604448.html)
巴县档案。土地、债务、婚姻(奸情)、继承类,1760-1859年,共300 起案件。
Pdf文档,3 卷,共3996 页。
顺天府宝坻县档案。土地、债务、婚姻(奸情)、继承类。118起案件。1810年代
到1910年代。Pdf文档,3 卷,共1621页。
《刑案汇览》 ,1886,重印,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8册。
中国裁判文书网。http://wenshu.court.gov.cn/ (使用实例见黄宗智《中国的老劳务派遣:从诉讼档案出发的研究(之一)》,载《开放时代》,2017年第3期:126-147页。
B.(社会)经济史基本研究史料示例:
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刊行会(1952—1958):《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六卷。东京:岩波书店。
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冀东农村实态调查班(1937):《第二次冀东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统计篇。第一班:平谷县》、第三班:丰润县、第四班:昌黎县。大连:满铁。
满铁,上海事务所(1941、1940、1939):《江苏省无锡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江苏省南通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江苏省松江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上海特别市嘉定区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江苏省常熟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江苏省太仓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无出版处。
李文治编(1957):《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章有义编(1957):《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1912 -1927》、《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1927—1937》。北京:三联书店。
此外则是历代的方志(如台湾成文出版社所收)以及当代的“新县志”。
再则是1980年代以来的众多统计和调查资料,例如:《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 ,2008。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农业卷》,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7-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