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历史与理论
课程内容
中国社会:历史与理论
Chinese Society: History and Theory
授课教师:
黄家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HJL340@126.com
课程目标及结构:
1、本课程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牢固掌握开展专业研究的最为经典的文献,建立起对中国社会的框架性认识,培养撰写学术笔记的习惯。
2、通过对本课程五个部分的学习,形成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较为完整的理解:
(1)通过第一部分经典文本的阅读,掌握贯穿本课程的两个追求,即在中层理论构建过程中形成学术积累和开展面向中国社会转型实践的学术研究;
(2)通过第第二、三部分经典文本的阅读,建立起对中国社会传统及其变迁的整体框架,并掌握这一领域的的基本学术脉络;
(3)通过对第四部分经典文本的阅读,除掌握这些作品中的基本概念、命题及理论外,还需重点掌握实证研究中理论和经验材料的链接方法;
(4)通过第四部分经典文本的阅读,建立起对现代社会的构成、起源及转型的基本框架,从而来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5)通过第五部分经典文本的阅读,回到对当下中国社会的治理逻辑和当下中国社会学发展状况的反思。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第一讲 导论
第二讲 中层理论与学术积累
第三讲 实践与理论:实践社会学的视角
第二部分 中国社会:传统及其变迁(理论探讨)
第四讲 士绅与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
第五讲 传统中国社会文化特征
第六讲 传统中国社会的基层治理
第三部分 中国社会:传统及其变迁(经验研究)
第七讲 传统中国社会官僚体制的运行模式
第八讲 传统中国乡村经济的特征及其变迁
第九讲 传统中国乡村的基层治理及其变迁
第四部分 现代社会:形态与起源及其启示
第十讲 现代社会的危机与重建
第十一讲 经济转型的社会基础
第十二讲 政治转型的社会基础
第十三讲 “社会”转型的意涵
第五部分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大转型:总结与反思
第十四讲 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第十五讲 中国社会的治理逻辑及转型
第十六讲 社会学的危机与反思
开课学期:每学年春季学期
课程要求:
1、必须保证课前足够的投入;
2、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师生平等,充分争鸣;
3、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需提交至少3篇读书笔记(对所读文献的简要总结,以总结清楚为原则);每个月的最后1天。
4、在课程结束后,需提交一篇作业,可以选择以下方式中的一种:(1)1篇书评;(2)围绕课程中所涉及的某一概念、命题进行分析的文章;(3)撰写一篇与本课程讨论的内容相关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