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
课程内容
法社会学(大纲)
2013年春季学期
上课时间:每周四14:00-16:30,上课地点:明德主楼305
第一篇 法社会学导论
第一章 法社会学的概念、框架和理论
第一节 法社会学的概念
一、法律与社会的不同研究视角:例证
二、法社会学与社会法学
第二节 法律与社会的研究框架
一、国家法与非国家法:人类学的视角
二、政府的法与非政府的法:法律多元
三、书本上的法与行动中的法:法社会学
第三节 法社会学的理论
一、经验法社会学与理论法社会学
二、西方法社会学的理论
三、中国法社会学的理论
第二章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第一节 法社会学研究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第二节 法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法社会学研究中的相关分析
第四节 法律指标
第五节 法社会学的研究步骤
第二篇 行动中的法:法律、自由裁量与交易
第三章 行动中的刑事法律
第一节 刑事案件中的法律与自由裁量
第二节 刑事案件中的法律与交易
第三节 刑事案件中的私了和刑事和解
第四节 中国的非监禁犯的社区改造制度
第四章 行动中的合同法
第一节 商业中的合同关系与非合同关系:马考利的研究
第二节 中国白酒行业中的合同关系与非合同关系
第三节 从“契约的死亡”到“契约的再生”——关系契约问题
第五章 行动中的劳动合同法
第一节 制定劳动合同法的背景:刘易斯拐点问题
第二节 法律阴影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交易
第三节 金融危机背景下执法者对劳动合同案件的自由裁量
第六章 行动中的交通事故处理法
第一节 美国交通事故保险理赔的经验研究
第二节 从中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修改看行动中的交通事故法
第七章 行动中的离婚法
第一节 法律阴影下的交易还是交易阴影下的审判——美国学者的观点
第二节 中国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及其实践
第八章 解决纠纷方式的选择
第一节 解决争端的不同方式
第二节 解决争端方式选择的实验
第三节 社会发展与解决争端的方式——日本、美国与中国的经验
第四节 制约解决争端方式选择的条件——理论模型
第三篇 社会对法律的作用研究
第九章 人口与法律发展
第一节 人口数量与法律发展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关于人口与法律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十章 社会分工与法律发展
第一节 分工对法律类型的影响
第二节 对杜尔克姆理论的挑战:调解人、警察与辩护人产生的顺序
第三节 共生关系及其法律形式
第十一章 所有制形式与法律发展
第一节 以色列的基布兹和社会控制形式
第二节 中国的人民公社制度和社会控制形式
第十二章 社会组织与法律职业
第一节 科层制和法律职业化
第二节 法治资本主义和关系资本主义问题
第十三章 形式合理的法律体系和资本主义:韦伯理论研究
第一节 马克斯.韦伯论形式合理的法律体系与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关系
第二节 对韦伯法律社会学理论的争论和批判
第四篇 法律对社会作用研究
第十四章 法律对人的行为方式改变的影响
第一节 法律作用与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美国的禁酒令与北京的禁放令
第二节 不同理论:消极观点、积极观点和马克思主义
第十五章 法律效果研究
第一节 法律效果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法律效果的测量
第十六章 人们遵守法律的原因研究
第一节 威慑理论和威慑曲线
第二节 利益理论
第三节 习惯理论
第四节 道德理论及其与威慑理论的对比
第五节 合法性理论
第六节 1990芝加哥研究
第七节 2001北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