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看小世界,再看大世界。
你免费上完这门课程。
将多么受益,多么欢快!
——《浮士德》
回想自己在研修班学习的经历,至今萦怀于心。进入研修班之前,自己才走进法史门前不过半年,抱着一颗纯粹的学术追求之心与不满足于现有知识想要追寻法史研究门径的情思,在老师的传道与解惑中能够有思想和知识的启发,何其幸致!研究起步于广泛精准的阅读,老师传授的读书思考方法与提取书中精华的手法也使得自己能够较为有效地掌握著作精要,何其幸致!在这个课堂上能够与有思想充满活力、来自各个院校的学友互相交流,建立深厚的情谊,何其幸致!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在班上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使得自己能够结合以往的学习经历有着更多的启发,对于自己而言,真是一段难忘可贵的学习体验啊!
一、阅读与思考:柳暗花明之处
在接触老师读书方法之后,发现自己之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读书报告总是不得法门,为以后撰写相关文章提供的助益较少。同时把握著作知识的精确度也并不是很高,在理解上更偏重于对知识细节的把握,在宏观思想层次和中心意识方面还显得远远不够,同时,摆脱原书文本层面进行深度思考以及为以后写作蓄力的意识和方法总是存在短板。回顾本科读过的法学课外书,留下深刻印象可以为之后用的著作心得笔记并不很多,还需要重新阅读以前读过的著作,进行新一轮的思考。这也是在老师的思想启发中获得的一点思考。回首老师课堂传授的点点滴滴,在阅读与撰写读书报告上确实受到很大启发,在课堂上,老师会挑出报告写的好的同学,专注于对全书中心论点把握突出的部分,让同学们在精准把握要点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这种传授的方法很有效果,在这种有 意识的要点把握与写作中让我对于全文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论点层次有了清晰的把握,避免因为理解错误而走入认识的误区。 与此同时,在整个授课的过程中,老师也在潜移默化中教导我们:将自己放在作者的位置上,试图了解作者想要证明什么,采用什么经验证据加以论证,有没有将你说服,哪些地方将你说服了,有更多的疑问在哪里,本身做了多少的消化,哪些方面引起了我的共鸣与思考,如果你来写将如何写?这些问题的思考能够引领我们尽快走入著作吸收知识。在选书上,要扎实研究一个领域,就必然要精读这个领域的奠基之作,如此才有对话的资格与机会。同时,在撰写读书报告时要致力于把握经验证据与理论研究的联结,力图在概念清晰的前提下将经验证据与理论联系起来,争取与现有理论展开对话,这些无一不是老师多年的思考与积淀,而这也在阅读思路与深入思考上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依稀记得当初自己由于对于经济学并不是很懂,在撰写《华北》一书时显得有些吃力。后来反思自己的读书方法与阅读策略,结合老师提出的建议,在第二节课上写出结合理论与经验两者的读书报告,心中很是激动。得益于老师传授的方法,同时也得到老师的认可,使得我更加注重这两个方面的紧密结合以及力图将其反映到读书汇报之中,这种喜悦正应了那句话:漫长的等待只为一刹那的欣喜!在这种训练中,我渐渐体会到撰写读书报告带给我知识上的快乐,尽管研一课程量很大,但我仍然在一周要上多节专业大课的时间安排下,乐意挤出时间甚至是多个通宵来完成报告的撰写,想想想也是很激动,老师也在课堂上提及,人不仅仅是理性经济人,更是感性人。兴趣和热情是引领学术走下去的重要力量。在迈出第一步之后,老师更加鼓励我们要将读书报告做的更好,从众多经验证据中抽象出概念,也将最能够体现概念与理论的经验证据梳理出来,试图用具体生动的实例来阐释理论与概念。老师这种理解与写作的思路对于后来理解理论书有着莫大的裨益。 二、研究与写作:倚天争锋之际 在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作为法律史的研究生,自己的目光不免停留在法律史学上,就自己阅读的体验而言,自己发现对现在的法史研究可能呈现出这样的景况表示困惑:一则过于强调资料考据与梳理,法律史导向一个偏向史学的维度,现今不少作品法律史的佳作往往更多呈现为史学研究(必须先行肯定资料经验证据的扎实对于研究本身的支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法学的味道;二为法律史学科可能过度专注于阐释学术问题本身,过于推重制度与思想,不免有种“为学术而学术”的意味,因而在关注现实与实践层面过弱,或者不太关注现实,难以与现实有效呼应,难以有效反映学科对于现实的关怀。老师在了解我的困惑之后,使得我在研究思路上拥有了更广的视野,即从中国实践历史的层面出发,从关注传统、西方与现实三者的联系中出发, 与此同时,在理论书的阅读与讨论中,自己也看到老师尤为强调对于实体主义、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四大理论及其各自理论敌手的把握。注重理论工具对于研究的莫大裨益。在其中,老师也发现我在理论掌握中出现的问题,即对理论书的具体内涵知识理解很好,但不能很好地站在各自主义理论的敌手与阐释框架中进行思考。因而要学会掌握四大主义理论工具及其理论内涵。把具体理论著作与相关理论联系起来,把某一理论放入其他理论中进行思考(众多理论交锋之处),能够从经验证据的层面重新检验理论的适用与否,从而重新建构新的概念与理论,老师提倡的一种研究对于自己的启发很大:最开始对某个主题不理解,查阅资料得到许多概念与经验证据,能够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从围绕重要问题的众多概念中分析剥离出值得探讨的概念,去发现概念、理论解释中与现有现实证据不相符或者相悖的地方(理论与实践交锋之 处),需要重新建构分析框架与理论工具,从而试图建构一种新的概念结构去理解和阐释现实。 在此过程中,自己也对理论研究认识也有了新的感悟,在研究中,真正的学术理论不存在适用于一切领域的理论,唯有联系经验实际之上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中层理论)才具有现实性和解释力。对于自己的启示在于,在以后研究思想与制度的过程中试图切入新的经验证据,加以高度概括,利用中层理论来获得新的解释。并学会与不同理论的争锋点进行对话。在课堂上,老师提及韦伯的理论尤其引发了我的思考,韦伯无疑是一个研究中国法律值得对话的学者1,与韦伯的理论对话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我的认识视野。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警惕理论,因为理论只是一种可以挑选的供我们需要的工具,如若只是单单接受一种理论,尤其是意识形态的理论,就可能相当于提前结束自己的学术生命。韦伯提出的问题太高明,打出真理的核心,也即言明自己的理论并不一定是真理,在理论之外也有一定的历史经验维度。在理论视域中,他提出形式主义与实体主义(实质主义)的争锋与对抗,深深影响着后续学者的研究,留下值得思考的理论资源与学术灵感。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留给我印象深刻的一点在于对于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思考。对后现代主义进行辩证思考,后现代主义特别突出话语、文化阐释与表达,反马克思主义,同时其事实分析主要来自于文化层面,其主要贡献在于:一是纠正普适主义,为建构新的现代主义发展道路打开缺口;二是主张为弱势群体说话,专注于弱势群体层面,弱势群体的弱势重点不在于他们的经济处境,而是在于他们的文化与主观经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广泛的少数民族、性 1 韦伯既能够照顾到经验依据的历史叙述,又能提出理想类型,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两者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韦伯的理论中体现,言明建构的理论是理想化的,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正是这种矛盾为研究提供了生命力,也为后进学者研究中国法律提供良好的理论资源。 别研究。后现代主义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难以超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普适与特殊之间的一种对抗),无法寻找出路与一种建设状态,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完全拒绝客观真实,轻视事实,认为天下没有绝对存在的“客观”事实,只是作为一种话语存在。因而在观瞻后现代主义主张的过程中,要深入利用后现代主义解构事实提出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同时在理论上保持适度距离,吸收其合理部分。除此之外,在思想智识上最大的一点感受是,关于“象征暴力“”的理解丰富了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譬如,舆论宣传报告中极力宣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反推之,没有成功就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这也是一种象征暴力。这种象征暴力1的危害在于,使用一套话语体系把这种阶级差别与不平等的事实状态试图遮盖掉,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因而,做学术进行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对真实社会作出一个符合真实的判断,“不能沦为平庸之恶”。 三、学问与情怀:中西融会之间 先生几近耄耋之年,还能在讲授中表现出极度高亢的中国关怀姿态与非常活跃的思维状态,这也是在课堂中深深打动我的一点。在最后一节课上,老师试图希望我们能够在脑海中各种理论主义,而不要只关注到文本的理论逻辑而无法跳出这一框架,要从实践出发,关注理论能否帮助我们理解概念,解释现实,强调理论的实用性,并希望我们能够在建立于对中国现实的真实感上创造出理论化的成果。在学习老师的著作以及后续的理论书中,老师对于中国现实的关注无论是农村经济还是法制建设,都体现出老师“以中国为中心”的研究姿态,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进行法律史的学习与写作过程中,力图去关注中国的实践历史,在全球视野中去关注中国的正义体系与民为国本的前瞻 1 “象征”体现为用新的话语试图遮盖真实情况与真实用意,也即不能忽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社会阶层与社会资源优渥程度的不同。 理念,并力图通过实践历史与道德实用主义理念去挖掘中国的传统价值与关乎民本的道德理念。 法学学科以及现代法学的理念都来源于西方,在关注法治资源的过程中,过度引入西方(以西方为尊)以及过于关注本土传统自陷本位主义(固守)的姿态都不足取,尝试在中国现实的基础上跨越中西方对立,并借鉴中国传统的资源与前瞻道德理念,同时吸收西方的理论分析资源与框架,由此开展的研究才能适合中国现实国情,避免沦为二流美国(二流西方)或者“自说自话”的困境。学术研究也应当有一种情怀,老师在阐述经济史的过程中也谈到,中国不能相信规模经济的神话,试图引进美国的大农场经济并不能适合中国的国情,小农经济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比大农场更具有实际效用意义。限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及对经济学知识了解不深的情况下,我也不易做过多阐发,但老师的这种学术态度也在激励着我,在将来从事学术的道路上立足于中国,承继学人的社会担当。 四、结语 学术研究也是一个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过程。经过研修班的学习,自己能够深入认识到以往的不足以及致力于学术的努力方向,无论是在学习方法还是在学术品格上,对于自己的提升都是意义非凡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与黄老师有一段短暂但弥足珍贵的师生缘分,与一群致力于研讨交流学术的朋友建立一段深厚的情谊,这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啊!想起四月相聚的第一次见面,短暂的研修班时光匆匆而逝,舍不得黄老师,舍不得一群有思想有趣而又可爱的学术好友。真的很感激黄老师在将近八旬高龄之时无偿教授学生、贡献智识的热心布道精神,能够在这样很好的平台进行学习,真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夜半行文至此,心中激荡的感情总是忍不住迸发而出,想起每一次交流的情景,真是很美好啊。但文字表达总归有其局限。愿此情绵长,先生长寿,好友们互相珍重,行者无疆,期待下一次相聚的我们,笑颜逐开,喜乐长安! 谨识 丁酉年夏书于文华楼 代剑锋,湖北十堰人,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2016级法律史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