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课程结束,我趁着暑假备考雅思。一晃已是八月见底,在研修班每周三深夜赶deadline的紧迫感便倏然而至,赶紧坐下来打开电脑敲键盘。只是,当时的百般痛苦和纠结已经化作如今满满的收获和感恩。
缘起
往昔如昨。在导师的课题结题和专著写作完成之后,我对自己研一期间的学习方法和过程进行了反思,意识到在三方面的欠缺:学术理论的掌握和跨学科经典著作的阅读,严格、真实的学术性阅读和写作训练,以及国际通行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并且,由于对人文社科各学科广泛的兴趣,我一方面贪心得想要汲取百科百家,另一方面也感到学海茫茫、无所适从。为了找到真正所爱,我停下手里的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文本细读”和“个性陈述”的阅读与写作训练。在此过程中,我遇到了《中国乡村研究》,喜欢上它的研究风格、范式和学术规范,并因此了解黄老师在人大开设的“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研修班。该课程正好契合我心,便萌生申请研修班的想法。
研二在法学院蹭课时,喜欢上“西方法制史”这门课程,便回回去听。当时被戏称为“眼高于顶”的法学院三大才子之一的任课老师,竟屡屡在课堂上提起他当年在人大图书馆碰到的黄老师。表示在历史学学者中,独独敬佩黄老师。因此我虽未见其人,却已心生向往。然而,因为我的疏忽和机缘巧合,黄老师发给我上课通知的邮件来得稍晚一些。因此我也更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称其为surprise。研修班的学习令我真正感受到:老师亲切,叫学生如沐春风;老师严厉,若学生不端不肃,则恐被其劝退,遂周三后每惴惴,唯尽力读书写作。
缘聚
收获满满。其一,帮助我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往虽也跨学科阅读经典,但大多走马观花,不识精髓。既无法真正领会作者意图,也无法连接现实和自身体会。这样的阅读效率和效果可想而知。黄老师的课程无异于对症下药,训练我们精准把握著作中心论点和各次级论点,及其与经验证据的连接;并通过准确记录读书报告进行存储,为日后回忆和研究所用。在此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仅能走进书里,逐渐也能走出来,从而真正理解著作,进行总结和反思,进而结合现实内化为自己的体悟,这种思维和习惯上的变化当真叫我欣喜。
其二,帮助我树立掌握理论的信心。因为专业背景的缘故,一直以来对学习和掌握理论缺乏自信。每每遇到晦涩的理论总感畏难。但是,通过后半部分课程对实体主义、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四大理论流派的入门性阅读,我渐渐对理论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信心。尤其是回想起布迪厄所著《实践感》的阅读体验,就会对自己说,这本书都读下来了,你还要害怕什么呢?这时,黄老师又在课堂上敲响警钟,提醒我们不要掉入理论的陷阱而无法自拔。实际上,因为对理论连接经验理念的认同,我很庆幸在学术研究的入门阶段能把这记警钟放在心里。
其三,帮助我坚定研究的兴趣和方向。以前在学校和老师讨论今后的研究方向,表示对乡村治理和建设很感兴趣,但老师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中国的重心在发展城市,研究的空间也很大;其实也是用心良苦,为我今后打算,担心毫无基础的我在农村问题上既行之艰辛,又难出成果。然而,黄老师对农村和普通劳动人民的关怀却叫我深受感动,其脚踏实地和不迎合不妥协的学术态度叫我肃然起敬,并幡然自省。我生于乡村,长于乡村,亲眼目睹和感受乡村裹挟在历史洪流中被动向前,内心担忧却无力作为。既然对土地和农民有无法割舍的情感,我决定遵从内心,不问前程。
所感所获当然不止这寥寥数语,自己也仍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譬如读书报告的写作,即使能领悟著作,却感于简洁而精准的概括和总结能力的不足,因此也特别佩服瑞琳,每回听她的报告便格外专心。以往的训练也很不够,既已意识,日后加强。
真不愿写下“缘散”二字,然而明天已是归期。其实最后两堂课黄老师已经去了美国,虽然视频效果也很棒,但仍希望老师就在身边。再到后来小伙伴们各自返程,心内很是不舍。黄老师在饺子宴上的一番话令我记忆深刻:你们选择的这条路或许艰难,但只要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在精神上互相支持,就能勇敢前行,不怕孤独。感谢2016年的夏天,让我拥有寻而不得、如思特里克兰德般追逐月亮的勇气。或许月亮本身虚无,但那满地的六便士何尝不是虚无?或许我穷尽一生也无法追到月亮,但谁说人生必须得追到月亮?
2016年8月30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