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早就在书中识得了黄老师的风采,但从未想到还有与老师成为师徒的缘分。沪上一见,真是我无比感念的机缘。2014年的四月末,我收拾行囊,开始了两个月的“北漂”生活,当然漂泊的只是躯体,而心灵与大脑却是从未有过的饱满充实。
黄宗智老师的课程主要以掌握阅读方法为核心内容,读书笔记的写作就成了重中之重。进入课程前,我就已经从之前师兄师姐的感想中看到了写作笔记的煎熬与收获,那是每个上课日前的苦苦耕耘和焦急等待,渴望着老师的每一次肯定与知识结构的真正提升。这当然是每一个学人一生的功课,我只能说,在八周反复的训练与修改中,我渐渐识得了做学问的滋味。深入挖掘主要的学说门类,将不同理论的交叉点作为自己的问题意识,在掌握分析大量经验证据的基础上展开专题性的学术探讨。虽然我以后具体的研究方向依然有些朦胧不清,但是在学术径路的掌握上,我想黄老师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理论文本的研读中,黄老师主要选择了恰亚诺夫的《农民经济组织》,韦伯的《法律社会学》、吉尔茨的《地方性知识》与萨义德的《东方学》,以及布迪厄的《实践感》等书。在完成了对实体主义、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范式文本的初步阅读后,我渐渐对不同理论的立基点有了认识。这种全面性的理论介绍以个人对一手文本的研究为出发点,能够很好的避免沉迷于某种理论不能自拔或者太依赖二手文献而不能窥得全貌等问题。就我自己而言,之前会对形式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有更强的亲缘性。但在黄老师的课程结束后,我渐渐对实体主义与进入象征领域的马克思主义从排斥变得理解,甚至深以为然,越来越重视经验证据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经过老师每一次的悉心指导,我渐渐养成了先寻找理论框架,继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次级,次次级观点的阅读习惯。这样,既可以有全景性的认识,从而可以学习这些伟大学者对理论的构建方法;又不会偏废具体的论点,可以在微小处展开研究。
在研究初始的时刻,能得黄老师这样思想高屋建瓴,但对学生的指导却如涓涓细流的老师教诲,可以说是一份难得的知遇之恩了。更难得的是,还有一群智力超群、钻研精神令人瞠目的挚友一同努力。我愿意把围绕在黄宗智老师身边的一届一届的学生都称作是“新共同体”的建立。我们因着共同的旨趣被同一位学者吸引,围聚在他的身边享受思维的深度碰撞与情感的渐次加深。中国人讲,“事师当如事父”,我们对老师倾囊以授的这份感念必将铭记终身。而我们这一帮曾经伴随老师的学生们也会像真正的兄弟姐妹般互相砥砺。直到某一天,当大家散落在世界各地,成为学术界的新锐甚至执牛耳者。当我们再次相聚彼此,识得学术脉络中一绺相似的基因,一定会相视一笑,这正是黄老师无私的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