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曼 人大农发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2012级硕士
2012.09.14—12.07,11周课、9本书、2次课程论文讨论,全心全意的投入,由衷的痛苦并快乐着。习惯了每周七天用两个节点划分,周三午夜提交读书笔记与周五上午课堂讨论。记忆总是很难和时间赛跑,有一天,这段美好的回忆也许会慢慢淡去,所以要把这段美好的时光用文字记录下来。学术上的收获想必班内的大牛和大神们早已做出深刻总结,其深度令我这等无名小辈只能膜拜,本文重点是对研修班学术之外的生活做点滴记录。
初见同窗
9月14日,和班上的同学第一次见面,有位同学未提交课程申请慕名前来旁听被黄老师“无情劝离”,初次感觉到老师的严厉,心中不免增添了几分畏惧。然后大家有点拘谨地自我介绍,从刚刚保研的本科大四到大气磅礴的博士,更有凌厉干练的青年教师、律师、研究员;有从京外四川、河南、天津、陕西远道跋涉而来的求学者,更多的是遍布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科院、法大等京城名校的学子;学科跨越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真的名副其实如黄老师在欢迎加入研修班邮件中所言“这是个难得的优秀跨学科群体”。听着大家娴熟地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学术成果,我深深地埋下了头,轮到自己时只说还未入学术之门目前正在苦苦探索之中而匆匆结束。整节课在大家强大的气场下完全溃败,全程保持了无线电沉默,如坐针毡期待11点讨论结束,然后悄悄的迅速撤退。尽管暑假看到前辈在课程总结中数次提到课程投入大,并暗示自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课程初始还是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压力。记得当时和班内Z同学每次见面都一脸愁容,担心自己不够优秀不符合老师要求,尤其是前两次读书笔记均不合格,更加剧了这种悲观主义的自我批判和怀疑。
努力就会有回报
世间有太多事情,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读书和学习除外。读书常常能给我们一种莫名的力量,明知痛苦还是要前进。此刻,我必须诚恳而惭愧的承认自己在研修班课程最初两周没有全力读书。第一周适逢开学报到琐事繁多,截止提交《华北》读书笔记时还未来得及翻开书重读,无奈之下只得把之前申请参加研修班时的读书报告交上应付。第二周还沉浸在第一周课程的强大压力之下,在选课系统上不停地把这门课选上又退掉,期间见到Z同学数次,也一直为这个问题而苦恼,最终《长江》一书只是上课前两天才匆匆翻阅,然后提交了一份目录、提纲式的读书笔记,当然又是预料之用的不合格。直至第三周放空心态,平和地告诉自己无谓的担心和忧虑是没有意义的,或许是孤注一掷地再无退路,于是静下来前后把《隐性革命》一书读了三遍,读书笔记更是从晚饭后就反复总结、修改。当深夜至凌晨3点在键盘上敲完第4264个字,确认邮件已经成功发送到黄老师后,合上电脑,长舒一口气。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想到自己这次已经竭尽全力,如果这周真的被劝退,也死而无憾了。9月28日第三周上课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清晰如昨。清楚地记得讨论开始前久久不敢直视黄老师眼睛,目光游离间尽是不安与期许。此处仍有一个小插曲可以真切地反映自己和Z同学当时精神是多么高度紧张,讨论前黄老师和蔼地叫了一声“YW,我没有收到你这周的读书笔记啊?”Z同学慌忙间立即跑下楼去打印笔记,事后回顾起这个片段,Z同学仍感到后怕,当时脑子第一反应是被黄老师劝退。当自己第三周的笔记终于获得老师认可时,久违的满足感、幸福感迟迟不肯消散。
如何为人师
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看到一个对一件事情深入感兴趣的人—不管那件事情本身我是否感兴趣—都能给我极大的能量,黄老师对此做了最充分的例证。老师数次谈到自己学术研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如果不是自己参加研修班,很难相信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每天都是凌晨三点起床开始一天繁重的工作。黄老师记忆力甚好,第一节课大家初次自我介绍后,第二周老师即能叫出每位同学的名字。每周五8:00—11:00高强度的课堂讨论,黄老师思路分外清晰、对每位同学读书笔记中的观点了然于心,有时我们甚至自己都忘记了哪句话提到过自己的观点,老师总能一语点醒大家。最最感动的是每周五拿到手的读书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尽是老师阅读后的批注:表述不精确、解释不足、错误观点、莫名其妙的观点、表述准确、非常准确…老师和大家都有了一套彼此识别的符号系统,每每看到笔记后的“√”时,那些对着电脑苦熬的夜晚,就都抛之九霄云外了。每周五的讨论课10:00左右老师都要喝两听冰可乐提神,看到老师如此全神贯注,为自己数次没有及时提交读书笔记、没有全力投入读书匆匆应付提交笔记而深深自责,永远也不会原谅自己的懈怠和敷衍。另外,自己也数次领略到黄老师对待学术的严谨,涉及到研究态度时老师往往不留一丝余地。老师在尽力发现每位同学身上闪光点的同时也不避讳指出不足之处,老师会直截了当的点出某位同学“高度意识形态化”、或是“中毒太深、不可救药”、抑或“卖弄理论、缺乏经验证据”等等,不一而足。
关于阅读方法和习惯,研修班完全颠覆了自己多年来读书方法。一直以来自己都是将书中精妙的论述加以摘抄,还自以为是的规劝身边朋友读书时要随时摘录,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碎片化的割裂阅读,而黄老师却要求精确的读书笔记,精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和全书的框架,通过总结作者的中心论点和经验证据来形成连接理论与经验的能力。即黄老师认为“学术专著都应带有一个中心论点,而阅读那样的著作,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注意到概念与经验证据的连接。”对待读书笔记老师是一个十足的“实用主义者”,“笔记最好既不要太简短也不要太详细,应在两、三千字的范围之内。这样长年积累,随时可供将来的研究和教学之用。”
关于学术理论入门,黄老师认为,“学习理论,不应限于任何一个传统或流派,而应从掌握各个(至少两个)主要传统的基本论点出发,用经验实际来决定取舍,按实用需要来挑选,完全可以同时采用不同理论的不同部分。更好的办法是从不同流派的交锋点出发,根据实际建立自己的概念和解答。也可以说,我们要从理论得到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对于比较纯理论性的著作,老师建议我们要问“它对了解中国的实际或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要敢于判断,相信自己的真实感,不可放弃问题意识的自主权。
从秋天到冬天,新的道路在继续
研修班内大家互通讲座、课程信息,课堂外,大家的友谊日益加深,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收获的是沉甸甸的幸福和阵阵温暖。这样一群怀揣学术梦想的人相聚在一起,不得不感激命运的安排和缘分的巧合,彼此扶助前行,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难忘每周五课后西区全日的聚餐,队伍越来越壮大,每次都接近下午两点钟才不舍的离去;难忘获悉班长生病住院后大家的心急如焚,直至再次出现在课堂上才安心;难忘C同学每节课都录音、拍照,为大家留下难忘的光影记录;难忘大家在QQ群里互勉…
11月2日,研修班秋游,重走五四路。X同学全程担当导游追溯历史,贡院—赵家楼饭店-朱启钤故居-蔡元培故居-北大红楼,一路走过一路聆听,感受赤子之心。大家的热情在地铁上延续,相信那个时刻的那节地铁必是有史最具学术氛围的了吧。
12月7日,讨论完最后一篇课程论文,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奔赴期待已久的“饺子宴”,话说此店在学术圈已享有国际声誉。席间,黄老师和大家一一敬酒,畅谈人生、学术、家庭、生活…坐在身边的全然不像一位年过古稀的知名学者,而更像一位可以交心的故友。午饭吃了许久,大家都不愿面对接下来的画面,最终看到黄老师上车渐行渐远,仍不忍散去。在东门与北大、北师大、法大的同学话别后,深深地空虚感重重袭来,一时无处安放,整个下午都无心自习。晚上在9楼开会路过每周五上课的教室,感慨颇多,因为那些独特的回忆于我们已有了全然不同的意义。
课程结束,庆幸自己没有因压力而中途退出,感谢自己一路坚持下来,送了自己云南7日游。12月13日—19日,走过昆明、大理、丽江、楚雄等地,旅程中不时回忆起研修班的点滴,仍感慨颇多。
12月21日,拿到C同学成都寄来的光盘,完整地收录了老师每堂课的录音,清楚地标注了每张照片的名称,感动的泪奔。
12月31日,研修班在京学员元旦未名湖滑冰,自己因接待同学回国而错过,很是遗憾。
1月18日,H同学来京参加会议,班长一呼唤,大家老地方积极聚起,欢乐无限。当晚,自己把这学期积聚已久的不如意和盘托出,感谢大家能够耐心听我讲那么久。
……
研修班虽然结束了,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写下这些文字,对自己三个月的研修班生活有了总结。但也如标题所示,这是一个在继续的旅程,有待更新的总结。很高兴在学术的道路上与大家相遇,也很期待大家今后一起携手走下去。
从7月31日提交课程申请到今天1月31日提交课程总结,巧合也好轮回也罢,半年时光匆匆过。如果时间再倒回去半年,我想,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这条路,并且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学术与人生会丰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