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结束已经一个多月了,至今仍记得暑假收到老师邮件时的那种兴奋;也记得每周三/四凌晨将读书笔记写完时的喜悦;也记得结课那天的饺子和不舍之情。三个月,十本书,收获颇丰,从中受益的读书习惯、思维方式都在脑海里埋下种子,可以预见它们在我以后的学术生活里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三个月,十九个人,友谊长存,课堂上的交流、课后餐桌上激烈的讨论都是思想的碰撞,跨学科、跨院校的交流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第一次课开始,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大家养成好的读书和写笔记的习惯:先读首尾,掌握作者的主要论点后再逐章阅读,并且在阅读中不断问自己有没有被作者说服,并可进一步来想若是我来写会怎么做。老师会认真的批示每个人的读书笔记,指出你哪些地方存在问题;并且会让总结的精确的和不精确的进行对比,自己慢慢体会之间的差距,这样就很容易找到自己哪里做的有问题,进而个人可以有针对性的改正。这个方法对我很是适用,写第一篇读书笔记是在开课前,那时虽然有意识的使用黄老师提倡的方法读书和记笔记,但是仍然不能掌握其要旨,待第一次课后与“范本”对比,发现自己读书的时候还是没有先掌握好书的核心论点,对其论据的掌握就更做不到让其“直接有力”。所以在读二本书时,我就有意识的进行调整,读完书将书放到一边,自己用尽量精简的语言来概括书的核心论点、各个分论点、以及作者是用何经验材料来证明其观点的。这样下来,这本书的掌握效果远好于第一本。随着用此方法读的书越多,对这个方法的理解也就越深,也越能体会老师提倡的此方法的有效性,而今看到书架上的这一排书,脑海里还能很快的浮现出每本书的核心观点。
这十本书,让我领略了实体主义、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四个不同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他们的论证思路,让我知道我一直受到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科班教育只是这广阔深邃的学术领域中多么小的一个分支,也让我深刻的明白问题的思考不是只有一种路径,农村的经济也不仅受经济规律的影响,政治、社会、法律等都与之息息相关。理论的学习是会让人兴奋的,“理论是核武器”,解释力很强但也容易让人陷入理论学说争辩的“空中楼阁”;所以老师一直强调读理论时要吸收其符合实际的部分、对自己有用的部分,不要试图找一个全能的、万能的、信仰的理论,而是要把各种理论当作“超市”,活学活用,把这些理论当作跳板,重新构造,形成对自己有用的概念或分析框架,要利用它而超越它。正是老师的这些警醒,让我在初学这么多理论的时候,不去迷恋它们的高深晦涩、扎进理论的争辩;而是站在它们之外,看到每个理论的观点异同、论证范式的差异以及它们各自背后的意识形态,将他们解构、重组,再去找寻解释我在现实中遇到的困惑的答案。黄老师提倡的这种从经验出发到概念再回到经验的学术思维方式,帮助我更好的扎根实践,寻求“真问题”。
读书方法掌握、理论的学习和使用练习都让我受益良多,但对我影响更深的应该还是老师一直力行和提倡的“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学术立场。老师的每本书都包含着他对中国小农的深切关怀,他解读他们的生活、剖析现状背后的原因、希望他们能过的更好。因为关心,因为有这种使命感,所以更仔细认真地查找资料、进行分析和写作,他的每本书都是数易其稿后的精品。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我想,这也正是做学术最具魅力的所在。
此外,研修班上同学们的“学霸”精神也让我感触颇多。不论是几位外地同学不定期的在北京和学校/工作单位之间的奔波往返还是每周五早上五点半起床赶来人大的求学精神,都让我深受感动;每周五课后聚餐的时候,学霸们抛出的各种概念和理论总让我这种“后进分子”增长见识,也汗颜自己的“不学无术”;也犹记得,秋游时在地铁上大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的都是在读的某本书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某个学术问题,讨论的甚为激烈,下车时大家意犹未尽并笑称“这或许是史上最学术的一节地铁车厢了吧”……这段学术而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光真是让人怀念!每个人都充满热情的在学术的道路上坚定地努力着,互相鼓励、交流、争辩,让这“寂寞”的学术之旅不再寂寞。
在这个研修班里,有太多时刻是感动的、喜悦的、醍醐灌顶的,读书时的痛苦和喜悦、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关怀、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帮助,让2012年的秋季满是沉甸甸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