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尾跟下了黄老师这学期的课程,十一堂课,十数本书再加一次总结作业,不算长,但对我确实是相当难忘的一段经历。上完这学期的课,我感触最深的是四点:
首先让我受益最大的,是黄老师反复强调的关注连结理论与经验。以往读一本书,虽然我也一般能掌握一本书的内容和它的论证过程,但从来没有有意识得去训练自己,对书中的每一个核心观点、用一个最直接罪有说服力的经验证据去予以证实。在第二节课读《长江三角洲》时,老师让我讲内卷化的核心经验证据是什么,虽然那本书我自认为读得还比较仔细,但是从来没有从这种设问角度去思考过,以致在课上答非所问、弄了个大红脸。但是经过这次,我逐渐开始有意识得培养自己的这种努力。虽然这一点还是我最薄弱的一环,实际操作起来还问题重重,但我已在屡次挫折里慢慢体会到了这种思维习惯潜移默化带来的好处:这一方面让我在阅读中能更容易得去掌握一本书,不再陷于其繁琐的论证;另一方面让我着意在写作中培养自己用经验材料直接做出论证的能力,固然这方面已经恶习很深,不过至少有了这个意识,从现在开始连灰带土得改,或许还有改造好的可能。
其次让我非常感慨的,是黄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记得第一次课,黄老师把他批改过的作业发下来,我看了后真得是非常震惊。上面满是黄老师用铅笔标注的各种记号,老实讲,莫说我在大学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认真对待学生作业的老师,就是高中老师改我作业也没批得这么认真。像黄老师这么高的学术地位,竟然这么认真得看、画记号,细心得标出优点与缺点,着实让我感动。对于学生发来请教老师评阅的论文及各种构想提纲,黄老师也会下功夫去看,给你认真得提意见,写得好会很慷慨得给你鼓励。写得不好会很严厉得对你提出批评。老实讲,老师批人也是批得很狠的(本人就深有体会),但是即使受批评,你能听得出老师是看过你文章的,是真心想帮你提高的,所以虽然一时心里会不好受,但事后还是会从心底里感谢老师的迎头棒喝。见了黄老师,真的可以说颠覆了我对“大牌”教授的想象方式,原来真正的大牌教授也是可以和学生走得这么近的。
第三点让我极端惊讶的,是黄老师现在仍然是每天早上三点半起来工作,一天工作时间比一般的年轻人还长,黄老师已经是我们师爷辈的学者了,在我们没出生时就已有了让我们高山仰止的学术成就,可等到我们最该吃苦也最能吃苦的时候,却还是黄老师比我们用功,实在是让我们汗颜。 我就常在想,等我到了黄老师那个年纪,即使有黄老师现在这样的精力,但肯定是做不到像黄老师这样勤奋的,我也自问对学问有很深的兴趣,但比起黄老师真以学术为一种信仰,却真得自惭。
最后是黄老师学术上这么成熟,但在思想上却比我们还有冲劲,对比起来,我们这些年轻人反倒显得未老先衰,黄老师对中国现实与未来的关心、对农民农村的深深情感、对农民工发自心底的关怀,虽然有些具体观点我并不能完全赞同,但是黄老师对于士人责任的执着,实在为我所敬佩。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老师在上课时给我们讲,他在小时候离开大陆前,在报纸上看到上海一夜冻死了好多人,这影响到他一生,让他一生都偏向左翼。还记得讲恰亚诺夫的劳动辛苦曲线时,我讲农村人讲农民懒正可以说明恰亚诺夫的理论,黄老师马上讲,我们不能把问题推给农民,中国农村的问题是体制的问题,不是农民的问题。如此种种,都可以看到传统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影子。
时间真得是匆匆,还感觉自己刚入门,就到要写总结的时候了。幸好,下学期我还会上老师开得法律史写作课,等到下一次写总结时我或许能有更为成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