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史11级博士研究生 王祎茗
12月9日课程结束了,如释重负,继而恋恋不舍。特别是一众学生送黄老师打车,黄老师隔着车窗频频挥手跟我们道别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结束的来临是如此仓促,仓促到由不得心里做好铺垫,两个月形成的惯性就这样戛然而止了。空落落的,不是滋味。
两个月来,习惯了周一到周三手忙脚乱兼顶着巨大的心里压力阅读之前从不敢触碰的理论著作,许多书翻来覆去地看,看得封皮都卷起了边儿也还是看不穿其中奥妙(比方韦伯的《法社会学》就完全抓不住逻辑);周三晚上就对着一个空的word文档沉吟半晌、犹豫再三,午夜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抱着“豁出去”的决心才把自己的一知半解付诸笔端;邮件发送的一瞬间往往已经是周四了,稍微轻松的周四过后就是周五的课程讨论,绝对足料的三个小时以上的讨论往往都是在忐忑中度过,不敢抬头,怕被黄老师抓到发言,怕露怯……但其实两个月下来总结一番,还是发言的几次印象深刻,说对了马上被肯定,说错了马上被纠正,这样才会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点,避免自说自话,自以为是;周五下午完全解放,放松到想唱歌的周末,重新紧张的周一……真正的“周”而复始。
这样两个月的生活苦了参半,收获颇丰。首先,是通过写读书笔记掌握了有效的读书方法。第一节课因为去云南出差,所以第一篇读书笔记完全不得要领,被黄老师以“退出”相挟,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着实出了一身又一身的冷汗。多亏了海侠师姐的提点,再加上对同学范文的反复阅读分析,终于在第二次读书笔记中基本符合要求了。这真的是一种绝佳的理论著作阅读方法,通过在笔记中总结主要观点、理论对手、经验材料、结论等书中精髓真正吃透一本书,而且正如黄宗智教授告诉我们的那样,这样阅读之后吸收的知识哪怕是在隔了很长时间之后仍然能够有清晰的印象,从而对学术研究有所裨益。其次,是鼓起了阅读理论著作的勇气。之前对于纯学术著作,特别是诸如韦伯的著作,经常不敢触碰。经过几次硬着头皮的阅读,逐渐不再于阅读之前就害怕得放弃了,相信以这种方法坚持下去会在阅读理论著作时更加游刃有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两个月的课程掌握了实践历史的思路,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尝试将历史、社会与法律三个维度连接起来,眼界与先前大不一样。
黄宗智教授多次表示不愿接纳在研究思路上已经定型的学生。硕士阶段不学无术投入不够因此没有定型,才有幸被接纳进来。但在课程讨论中就吃尽了苦头,每一节课基本上都要全神贯注才能勉强跟上大家的思路。这可能是像我这样水平的学生才会有的感受。即使过程艰辛,一路磕磕绊绊,到最后的收获却是真真切切的。照猫画虎的论文受到表扬的那一刻,终于认识到之前经历的所有的艰辛换来了如此令人欣慰的结果。
最后,想跟后来人说一条选课时机的经验。因为这门课程阅读量比较大,每周都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因此不建议在博一上学期选课。七八门课程压在身上,再加上各种出差,真的会手忙脚乱的。我自己大概有四篇文章都是在飞机、火车、汽车上完成的。这样仓促势必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因此效果可能不会达到最佳。但现在回想起来,在滇池之畔伴着湖光山色读书,窗外是时晴时雨的天色,人都不免陶醉其中;在凤凰古城,倚在三百年老房子的咖啡馆里写作,落日的余晖洒在身上,手边还卧着一只慵懒的猫咪,也是绝好的享受。有时几乎分不清是旅行减轻了课程的压力,还是课程丰富了旅行的意义。彼此成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