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外地调研,没有办法及时赶回参加最后一次课,更遗憾的是没能吃上黄老师请的饺子,当面表达对黄老师及学员们的感激。于是,只能借着这个课程总结来谈感受和收获了。其实每次上课归来我都要写至少一篇小文章,总结和思考上课的收获,轻怕丢失了些宝贵的东西。此课程,收获的有知识、有思想、有思路、有视野、有精神。“初极狭,才通人,步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学术之路上,概多数人都有过长期没有突破而郁闷,一朝豁然开朗之时。这就是此课程,尤其是前几次给我的感受。
罗列出来,自我总结,且与大家思考。
一、 如何读书、如何写读书笔记
当初选择本课程,一则是对黄老师本人的追随,再则就是对课程介绍中谈及将一点一点的教给学生如何读书和做读书笔记的期待了。做科研、走学术之路,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读书方法,且能够做一个较好的读书笔记。之前也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可问及不同老师如何做一个好的读书笔记时,得到的多是些含糊的答案,概各人风格不同。
此课程中,黄老师真的是认认真真的阅读每位学生的读书笔记且对各个段落都加以点评。我学会了:读书的过程要不断地思考此书的中心观点,学会用一句话概括全书内容,这是对观点的把握;读书中要不断思考作者是如何将主观点分成几个小论点加以论述的,这是分论点及其逻辑过程的训练;再则思考如何将经验证据和理论相勾连,如何强劲而有力的说服读者的,这是对论证和经验证据的把握。此三点应体现在读书笔记中。黄老师说,读书笔记要能够若干年之后回头一看就能明白当时阅读此书的收获。读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即是一个长期的学术积累。因此,此收获将受益终生。
二、 学术理论对手
如何去阐明自己的观点?如何将自己的观点能够与其他学术理论对话?黄老师说,他经常喜欢建立左右两个对手,这样通过左右论战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以前我读书就是读书,很少去思考此观点和思想所在的学术地图。现在看来,如果有理论对手的思想就更容易把握作者的观点及此观点的创新和不同之处。对自己的学术写作而言,正在思考博士论文的我也开始采用这种论证方式,其实不是想采用,应该说是一种自觉不自觉的会采用这种思路了。
在第一次阅读长江三角洲的时候,我完全找不到路径,为读书而读书,仅从写作结构和知识和观点角度去把握。后来听黄老师解读此书时,我才有了理论对手的概念,回头又想曾经阅读过的其他著作,豁然开朗。原来文献综述可以这样表述。原来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对话其他回答问题的思路,通过交流和批评才能进一步阐明观点,进而确定学术地位和贡献。
这一点已经贯彻到我的思路中,将体现在博士论文中。
三、 理论和经验的链接
以前看书多注重观点。以观点入手反观资料,甚至有时候觉得资料繁杂的很,读着读着就疲惫了,很少去思考经验和理论之间的衔接。
黄老师说,不要盲从理论,尤其是西方的理论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现实,应该从现实经验出发去回答西方理论提出的经典问题,才会有所发现。
黄老师说,要注重经验资料是如何证明论点的,之间是如何衔接的,是否说服了读者,如果说服了,为什么;如若没有,那又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对我而言,看到理论多从自己的现实感去审视,什么可以解释,哪些不可解释,如若不可解释,是否还有其他原因。这种思考方式也是从此次课程中明确的。我是立志于要做经验研究的,曾经跟黄老说我要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根基,多搜集经验资料。黄老师矫正我说,要有理论关怀,真正做到理论和现实的对话,不盲从,但是也不可无关怀。
四、 现实感和历史感:什么是中国本土?
之前对历史感的理解不够透彻。通过阅读三步曲,逐渐体会到对现实的理解应该从历史的纵深度出发才能够真切的理解当下。因此,一定的历史资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学术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只有理解到这个事情是如何来的,才能明白些为什么呈现出现在的状况;同时,放在历史的脉络中才能更清晰未来的走向。比如《中国的隐性革命》一书预测了未来中国农业变革的路径走的是小农场的道路而非集团经营,其依据就是中国长期以来小农经济发展的顽固性,以及中国人口众多的特殊国情。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正如看到抛物线才能大概预测未来的走向。
这又让我更深的想到了当下的国人的历史感的缺失。自五四以来,否定历史、否定传统成为主流,一味的否定本国的传统经验和过去的积累,向国外学习,照搬国外的理论模式,就是历史感缺失的表现。如今看来,一些路走对了,但是更多的则体现为水土不服。文化、历史是厚重的,从中国历史本身中就可以发现很多精华,虽然与国外经验不同,却各国有各国的历史,走起来一样也不容易。因此,无论做什么学术研究,否定历史,不加入历史维度,不做历史梳理,是很难做的深入的。
除了历史感,面对国外理论还应该有现实感。黄老师一直强调要尊重自己的现实经验,要有现实感。目前国际学术界中美国和欧洲的理论称霸,中国学术界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于中国研究都落后与西方。各个学科不断学习和引进西方理论,比如社会学理论脉络来自欧洲;传播学更是一个舶来品。虚心的学习国外的理论很重要,毕竟各个领域有很多一以贯之的东西是超越国界和地域的。可是,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如若亦步亦趋,用理论的框架去剪辑中国的现实则就犯了削足适履的错误了。黄老师说,借助于西方理论有助于提出具有价值的对话性的问题。用理论工具有助于分析现实、理解现实,但是要知道很多时候也许现实是和理论相冲突的,其实这恰恰是有可能成就你的学术成果的机会了。比如通过本学期的阅读,我深切的体会到中国最大的特色就是人口问题。很多理论加入人口变量之后可能会改变。目前我正在打算的传媒收入研究正是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经验。
五、新古典、现代和后现代理论。
如果黄老师不提醒我们新古典主义在中国的垄断地位,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还有第三条道路的可能,也永远不会意识到之前所学思想原来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不是全部。这一点大大的开拓了我的思路和看问题的方式。开始学会用另一种眼光去审视,而非笼罩在新古典的气息中。比如上学期所学的经济学内容,自觉掌握较好,对很多中国现实问题的认识深入了许多,后来才发现,原来我只是有意无意的成了一个新古典主义者。比如黄老师提到的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背后的潜在假设,如果不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是不会明白的。
如今,我并非批判新古典、批判积极、理性、乐观的态度,而更为审慎,且知道还有其他的可能。对我而言,此觉悟对未来学术之路影响甚大。
另外,现代和后现代理论,我之前是了解的。此次阅读了《东方学》等之后在老师的指点下发现现代和后现代之间还有一个第三视角,更深切的理解了后现代理论的精神。
其实每本书的阅读都是尤其别样的收获。黄老师说,每一个学科只要用心读好核心的几十本书就能够进入该领域了。听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踏踏实实的去这样认真的读书,却仍是难能可贵的。是的,进入一个学科可能真的没有那么难,关键是一步一步的走、一本书一本书的扎扎实实的读,我想此阅读和写作习惯将为以后进入任何领域指明方向。
还是用那句话“初极狭,才通人”,这个狭的过程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总有某个时刻,经过一位名师的指导之后,才能够“步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我想这个学期,走的就是这数十步吧。真切的感谢黄老师。另外,您的治学精神、您的亲切温和,您的循循善诱,甚至有时候颇为尖锐的批评,以及对中国学术界的关切,让我感动!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