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社会与经济:历史与理论”课程总结
张洁
“法律、社会与经济:历史与理论”课程已经结束,如果要对过去的14周做一个总结,我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过程是痛苦的,收获是颇丰的。之所以说“过程是痛苦的”,是因为每周阅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报告的任务再加上理论书籍晦涩的文字和专业背景的限制,对我这种看书速度缓慢的愚人而言确实是一种折磨;之所以说“收获是颇丰的”,是因为这门课程磨练了我的耐力,开阔了我的视野,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回顾14周的学习过程,我想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收获。
前四周为第一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阅读方法的学习与阅读习惯的培养。黄老师将正确的阅读方式概括为一段话:(阅读著作时)首先要掌握其中的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注意到概念与经验证据的连接。总结的时候必须要精确,但关键在于不要摘抄,要用自己的话,因为那样才会消化,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段话是黄老师在第一节课中提出来的,对我的影响很大。它使我联想到读硕士时候的一个同学。我的同学读完每一本书后,总能将作者的观点和书中的内容做一个简单、全面、清晰的描述,而我却无力能及,每次看书时也会认认真真看,看完后脑海中却呈现出混沌的状态。我想这应该是在读书时的角色定位不正确造成的,即仅仅做一个“消极的”读者,对书中自认为关键的部分做一个简单的摘抄。而黄老师课上所强调的是正读者“积极角色”的扮演,即用自己的话去概括主次论点。接下来的三周,我们分别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和《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三本书对这种阅读的方法进行培养。在阅读与写作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我的感触还是蛮多的。首先,可以与书的作者进行当面的交流,倾听其写作心得以及对书的评价,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例如,关于《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这本书,黄老师指出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五个不足之处:①内卷化与商品化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确;②提出内卷化的概念,但去内卷化又该如何操作?去内卷化的动力何在?当“去内卷化”真正来临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在《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一书中做了解答)③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所持有的是迫不得已的消极性的现实关怀;④经验证据的运用没有形成一个替代性的概念;⑤在生态环境与经济政策的写作方面无原创性贡献。这些认识仅仅通过阅读而不与作者进行交流是无法达成的。其次,在写这三份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总论点是贯穿于著作始终的,对总论点的概括不是做目录,必须要抓住作者真正想说什么,从某种意义上将,“需要逼迫自己思考,逼迫自己做出总结”。相对于我们漫长的阅读人生而言,这三周的阅读与写作仅仅是个开始,但是它教会了我们阅读的方法,培养了我们正确阅读书籍的思维。中国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概就是如此吧。
第五周到第十一周可以作为学习过程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称为“学术理论的入门”。这七周的理论学习让我得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更深刻地去理解各种学术观点和著作。第一堂课黄老师说过一段话:“不要把学习理论当作追求绝对真理;要看到不同理论的交锋点;对理论要掌握精确,这样才能正确运用;掌握理论资源及其对立的理论,借助于理论形成自己的概念。”通过后几周的理论学习,我才渐渐明白其中的含义。关于《法社会学》(韦伯)、《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汪晖)、《实践感》(布迪厄)这类经典,以我现在的水平和能力无法做到彻底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唯一的感觉就是在这些理论著作面前,自己很渺小。倒是《改造传统农业》(舒尔茨)、《东方学》(萨义德)、《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吉尔茨)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讨论《改造传统农业》这本书时,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自己没有政治意识,完全被舒尔茨所设计的理论体系套了进去。第一次认识到学习理论要学会做出自己的判断,要认识到每一位理论家背后做代表的利益集团,理解其理论的来源,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跳出理论家所设立的“圈子”,更为理智的分析和看待问题,才能对其准确驾驭。《东方学》和《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传递给我的信息是:掌握不止一个理论传统,把西方的另类传统当作一种资源;有意识地认识到“话语霸权”的存在,做真正的学术研究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认识到各种理论背后的力量。这与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紧紧联系在一起。我的硕士毕业论文做的是殖民地法律制度研究,让黄老师一直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在论文中我会对殖民地的统治策略报以欣赏的态度?如此缺乏政治意识?在后来的思考性论文写作中,我对黄老师的这一疑问做了一个回应与反思。在论文讨论的过程中,黄老师为我论文的继续深化提出了很多意见,比如可以将英国在威海卫实行的统治策略与日本在台湾的统治做一个对比,日本在台湾的推行的“绿色革命”虽然表面上促进的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根本上说是出于本国的利益,英国在威海卫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再比如,论文写作时需要关注英国统治者表达与实践的不同、关注中英表达与时间的不同。这些都是博士论文深化的各种路径,真的收获很大。除此之外,学术的积累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在一次社会思潮课上,老师做以“冷战后的社会思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讲座,里面提到了福山、吉登斯等,这些人物我们在黄老师的课上已经有所接触,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挺好。
最后的三周是对每位同学的思考性论文的写作与点评。论文的内容要求适当突出一个理论概念,或借用,或修改,或作为对话对象,连接概念与经验证据。刚刚接触这种写作方式,大多数同学在论文中对理论的运用很牵强。“理论运用的最高境界是将其使用于不知不觉之中”,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
时间过的很快,刚刚递交申请后的焦急与等待,第一次课时的紧张与不安,学习与写作过程中的彷徨与无奈仿佛还在昨日。真心感谢黄老师带给我们三个月的充实、快乐与收获,祝愿老师健康幸福,一生平安!
2010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