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
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2009届硕士生
作为人大可持续院的首届硕士生,能够参加黄宗智教授主持的"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研修班,经受一次思想和智识的洗礼,并得以结识诸多良师益友,无疑是十分幸运的。还记得第一次在研修班课堂上所感受到的新奇与震撼,由于硕士新生开学较晚,所以可持续院的学生只得从研修班的第二次课上起,那堂课的讨论内容是黄老师的《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师兄师姐们课前都做了读书笔记,课堂发言各抒己见,相互论辩,黄老师再点评总结,师生互动,相得益彰。这种互动开放式的研修班教学与一般国内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很不一样,不但气氛活跃,而且由于研修班的学员来自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课堂更是成为一个跨学科交流的平台。现在课程结束了,回顾一学期以来研修班的学习生活,无论是阅读方法和习惯的培养,还是联系经验证据和理论概念的熏陶,无论是思考性论文的写作和讨论,还是课上课下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友间的交流碰撞,都让人在潜移默化间感受到学术探索的无穷趣味,细细回味起来,确实是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阅读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在中国的现行教育体制内,硕士博士一般都经历了十数年的读书生涯,读书时间长但却未必一定会读书,即有正确的读书习惯和方法,尤其是对于学术理论书籍而言。这点我自己就有很深刻的体会,以前在读一本理论书籍的时候,往往是浮光掠影,一带而过,时间一长就会忘记殆尽,等到自己写作或研究真正需要援用时,往往不能很精确的提炼并加以运用,这种读书方法对教学和研究都无甚益处。黄老师所提倡的读书方法很值得学习和借鉴,他要求学生读理论书籍先读首尾,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总结提炼出作者全书的中心论点,有时还可总结几个分论点和次级论点,再归纳全书各个章节中支持论点的经验证据,分析作者的逻辑理路和论证过程,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最后写成书面的读书笔记。这样有条不紊、清晰明确的读书笔记在以后援用或引证时,便可十分精确的抽出。黄老师还认为,读理论书籍不仅要看作者的中心论点,还要透过作者的论证找到其与之对话的对象或论敌/对手/靶子,这不仅有助于更加精确地掌握这本书,还能够梳理出作者思想理论所承接的学术脉络和知识谱系,提高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黄老师在课程大纲的安排上,用3本他自己的专著(即《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这种阅读方法和习惯,因为黄老师作为作者本人,他最有资格判定学生的读书笔记是否全面精确地总结了全书的内容,是否曲解或误读了作者的意思。这种系统的关于读书方法的训练,使我掌握了如何阅读一本学术书,如何写出对研究和学习有用的读书笔记,受益良多。
连接经验证据和概念理论
在理论阅读阶段,黄老师安排了恰亚诺夫的《农民经济组织》、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韦伯的《法律社会学》、吉尔茨的《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萨义德的《东方学》、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和布迪厄的《实践感》等著作。黄老师特别强调经验证据和概念理论的连接,往往把某一理论和与之相关的经验研究的著作放在一起来读,结合经验证据来理解理论,就不至于陷于抽象空洞的说教,也便于从经验出发掌握理论再回到经验中进行甄别和取舍。这种"经验-理论-经验"的研究理路与目前中国学界盛行的"理论-经验-理论"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对我很有启发,读书也好,写作也罢,都不能单纯地从理论出发,把活生生的经验事实生硬地往某种理论上嵌套,这不仅不能很好地解释经验事实,也会使理论陷于僵化的教条而毫无生命力。
研修班教会了我对待理论的正确的态度。黄老师要求学生要了解多种理论传统,掌握理论要梳理清楚这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和谱系,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理论,切不可将某种理论神圣化,将之作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绝对普适的真理。比如,韦伯在《法律社会学》一书中曾将现代西方形式理性的法律制度视为西方法律发展的最高成就,但如果历史地看法律形式主义理论,就会发现法律实用主义如今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美国法律中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共存也是事实。"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理论中作出自己的选择?这需要研究者有实践感,即从实践和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总结出经验,注重实践中的逻辑。今天中国的实践经验,不是单纯哪一种西方理论就能够解释得了的;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复杂社会问题,也不是哪一种理论能开出包治百病的良方的。所有的理论挖掘,都要从中国自身内部历史的和现在的实践经验中去寻找,关注现实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将会怎样发展等等。黄老师在课堂上批评了某些学者对中国的现实世界没有"切实"关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研究中国的农业农村问题,就一定不能忽视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矛盾,但一些研究却对这些具体的经验事实视而不见。这种把经验事实和理论概念割裂开来,各归各的研究思路显然不可能产生中国自己的理论。
研修班特别强调从实践出发的思考方式,认为实践经验是我们寻找新理论视野的源泉。通过阅读萨义德的《东方学》、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等书,我看到了话语背后所隐藏的权力支配关系与意识形态格局,中国的现代性是通过西方知识论而建构起来的,要探寻中国的现代性,就必须首先打破西方现代主义的话语霸权体系。这使我在以后读书时要注意分析其后的话语和支配关系。布迪厄的《实践感》一书批判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比如主客观主义之间的对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等,认为这些线性思维的对立生产出来的知识都是片面的,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所有这些都启发我,学术研究要有历史感、实践感,在关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炼。经过在研修班上的训练,我想如果能够真正掌握这个思维方法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学习研究中,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多学科交流的乐趣
课程的综合性、跨学科性是研修班的一大特色,也是在打破目前国内学科壁垒,尝试学科际交流合作的有益探索。黄老师吸收了来自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领域的同学,很好地搭建了一个跨学科思想学术交流的平台,大大开阔了我的视界。在研修班上,你可以发现,对同一本理论书,不同知识背景和学术积淀的同学解读的角度、方法和层次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人都各有特点。有的善于做学术史的梳理,有的理解能力极强、有很高的理论天赋,有的善于把复杂的理论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表达。这种切磋和接触有助于我了解和把握其他学科的相关思想与研究方法,拓展学术研究的视野;同时也使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和师兄师姐们的差距,也深感知识储备和学术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黄老师在《为什么要建立一个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中指出:"历史学的整体视野能使我们看到文化、经济、社会、政治和法律间的相互关联,而不是任其分别独立。它特别有助于我们所关心的最大的问题:即不仅要推进个别学科,也要建立新的对中国文明整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理解。"我想,黄老师在这里强调的是学术研究要采用多种理论视角,借助多学科的视野来发现问题。这点在思考性论文的写作和讨论体现得尤为明显,黄老师要求学生运用理论阅读中最有启发的某些理论与概念,或与之对话,或对其作出经验检验,或修改发展之,尽量展现在理论阅读中所受到的启发。研修班的同学们都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论的心得写作,有的同学还跨越自己的学科,尝试写作其他学科的文章,而点评讨论时也可以听到来自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文章修改的意见建议,这种交流的乐趣,对于启发自己写作的思路是特别有帮助的。
善之大者,育人定坤
也许是由于知识分子以脑力劳动为业的缘故,黄老师今年虽然已69岁高龄了,但仍然思维缜密、精神矍铄,记忆力好得惊人,几次课下来就能叫出班上所有人的名字,班上有同学偶尔缺课也逃不出黄老师的"火眼金睛"。黄老师对每个同学十分关心,每份读书笔记都仔细评读,课堂上点评时能够很准确地说出每个同学读书笔记的内容、侧重点和提出的问题,有时还能说出精确的页数。在当今中国大学,教授们都忙于自己的研究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鲜有时间和精力关心自己的学生,能如黄老师这般认真教学,关爱青年学生者,在今天中国实属少见。我想,不仅是由于黄老师对待学术一丝不苟的态度,我想更重要的还在于黄老师提携后学、关爱青年的拳拳之心,还在于黄老师身居海外多年仍不忘故土家园的这份家国情怀。殷殷赤子之心,让人感叹不已!黄老师虽然是经济史、社会史和法律史领域的学术大家,但丝毫没有某些国内所谓学术"大腕儿"的傲慢与偏见,他平易近人、温润敦厚、和蔼可亲,每次课上都有如沐春风之感。黄老师不仅是一位慈父,更是名副其实的严师,他批评同学起来也十分尖锐与猛烈,我自己也有幸领受黄老师中肯的批评的指点,让我体会颇深。
还记得研修班课堂上讨论论辩的热烈气氛,还记得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节目录制完毕时,黄老师拱手向大家致谢时真诚的眼神;还记得在饺子大王店吃饺子,席间玩游戏师生互有酬唱,所有人那欢乐爽朗的笑声;还记得课程结束时送给黄老师的一张张卡片......这一切都将化作一段愉悦的智识体验和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存在记忆中!
感谢黄老师的辛勤工作,感谢您所带给我们的思维和知识的启迪!感谢研修班的每一位同学,交流的乐趣与师友之谊都将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