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感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二年级 唐诗韵
关于研修班的组织形式、授课内容等等,其他同学的个人感想中已经应陈尽陈。我的这篇感想更想要与大家分享自己在研修班结束两个月之后,沉淀下来的最大收获以及体悟感触,以为那些与我处在相似境地、有着相似的心路历程的未来同学们申请研修班,打开一扇小小的鸟瞰之窗。
一、 心路历程
申请研修班之前,我处在一种精神困顿期。这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阅读社会理论著作和近代哲学,进入“现代性”问题。第二,阅读古今、中西思想巨著,试图找到时代困境的破局点和自己以学术为志业的使命在何处。第三,在以学术为志业所最终导向的实践之路上遭受挫折,不知学术的实践用处在何方。
黄宗智教授的《长江》、《华北》久负盛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阅读了在某种程度上或许集结了黄宗智教授两部著作之精要的《超越左右》。《超越左右》在两个方面使我大为震撼:其一,在经济和政治交织的历史奏鸣中,黄宗智教授抓住了一条中华文明发展的“政—经”主线:人多地少的“人地关系”。“人地关系”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不同于其他西方文明现代开端的基本国情,创制于秦帝国的中华传统和制度特色与之密不可分。“家伦理”、“小农家庭分工”、“乡村社会”等曾经被意识形态一棍子打死的“封建残余”中,涌现出来了一条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价值取向的、在政治和军事上卓越的、在经济与生产上有序的实践道路;这样的实践结合,既是“美”的、也是“好”的、也是“真”的。因此,《超越左右》实现了从历史、规律再到理论的上升,而这一理论是独具中国千年国情特性的。书中以翔实的证据反驳了右翼(主要是新自由主义、新制度学派)和左翼关于“现代化”的解释,认为合乎中国实践的政治经济分析和道路探索必须回到自身“人地关系”的国情,否则,则是被意识形态一叶障目。或许这就是该书起名为《超越左右》的原因。
《超越左右》将我的精神钉回了饱经风霜屹立不倒的中华大地,突破了精神困顿带来的实践迷茫。但使我最终激动难耐地撰写申请表、向研修班评审申请材料的老师们表露心志的,是黄宗智教授在书中表露的对于世世代百姓生活之操劳悲苦的切近和悲悯。无有庞大、细致、真确的材料调查,以及情愿在想象中重建百姓完整生活、使自己的精神背负千万人之哀乐的悲悯,无法实现这种切近。海内外中国研究中,肢解中国历史者多,体察中国百姓者少。海内外著名学者中,自满居其功名赫赫者多,自释其光以耀凡尘者少。黄宗智教授84岁仍出席并参与到每一期“实践社会科学”研修班的讨论中,向素未谋面的我们这些青年学子传道授业解惑。古希腊政治哲人色诺芬在《家政学》中写道,
“你自己知道很多农作的内容,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实际上,其他匠人都以某种方式隐藏他们每一个人所掌握的那门技艺最要害的内容,但在农夫里头,[…]如果你询问那些美地完成的东西中的任何一样,他丝毫不会向你隐瞒他是怎么做的。”
“就请你听听这种爱人的技艺吧[……]我们肯定要称那些美、伟大且有益,同时对人们温和的活物高贵。”
希腊文中“家政Oeconomicus”今义为“经济”;在汉语中,“经济”取义自“经邦、经国、济世、济民”,古今中西夙愿一同。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生,从黄宗智教授和“实践社会科学”研修班上,我看到了一条通向高尚理想的志业实践之径。撰写申请表之前,对着电脑我已经涌出热泪。
二、最大收获
“以学术为志”是加入研修班的前提和个人初衷。“以学术为业”的所需,定义了个人从研修班的经典阅读、读书笔记撰写和讨论中的扎实所获。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沉淀,我将自己的个人所获总结为如下两点:
第一,研修班使我建立起对黄宗智教授开创的“实践社会科学”方法的基本认识。研修班有计划地指引我们阅读并基于中国历史事实辩驳了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两大流派的主流认识,然后,带领我们阅读了实体主义(恰亚诺夫)以及后现代主义(萨义德、布迪厄)的理论著作。接受过一定的理论方法训练后再回顾黄宗智教授本人的著作,将发现“实践社会科学”方法所具有的“迎刃而解”、“穿针引线”两个特点。
“实践社会科学”方法,以历史实践事实来解构主流的、普适性的理论论断,然后再重新提炼概念定义,构成符合历史事实、将实践的“主客观相统一”的理论。第一步所要做的对普适性理论的解构,正如庖丁之解牛:视理论不为浑然一体,而是有其间隙、命脉和心脏。理论的“心脏”是一个理论背后具有的核心关切,价值取向;“命脉”是理论的核心命题;“间隙”即一种理论将经验事实(血肉)与核心论证缝合在一起的实证论证。理论新手视理论为“全牛”,便觉得无处下刀、处处受碍,只能“被理论的牛鼻子牵着走”。而黄宗智教授则以身为范,展现了如何在透视一种普适性理论的论证结构之后,以独有的经验事实为刀、恢恢入隙,则理论之实证支撑“如土委地”,核心命题便被抽离和证伪,进而可直取其心。此为“迎刃而解”之特点。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3】”(庄子,《庖丁解牛》)
“实践社会科学”方法第二步所做的,是在长篇累牍的经验事实之中,以“实践者的主观”来统领“实践经验的客观”,把握住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如此得到的理论上升,将不是一种抽象的、普适性的理论,而是针对于一个民族、一片地区、一种行动者而言的确切有效的实践逻辑。“有用但不正确”的话大可不提;“正确但无用”的话能提则提;“有用且正确”的话不能不提。研究中国小农经济,宜具有小农家庭之视角和关切;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治理,宜具有乡绅、士大夫之视角与关切;研究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宜具有中国共产党之视角与关切。此为“穿针引线”之特点。
第二,研修班锻炼了我阅读学术专著并进行总结性梳理写作的学术工作基本能力。在每年的研修班招新推送中,都包含着一个“学术专著阅读笔记写作方法”,持续8周的阅读和写作是对于这一“学习模式”的反复强化和训练。在参加研修班之前,我缺乏有条理的写作习惯,要么是一板一眼公式化的写作,要么则容易变成漫无边际的写作;而大多数时候,我阅读完一本书之后,沉浸于消化一些“亮点”、“启示”,而忽视撰写读书笔记。研修班的读书笔记写作方法,要求我们在写作之前务必以作者的视角来提炼全书的核心论点、务必围绕全书所解决的理论争议或者问题来厘清作者论证的主线,去芜取精,以免陷入细节上的泛泛而谈。在研修班结束后,我继续在自身专业领域阅读文献、并延续了这一写作方法;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这或许算是学术工作的基本能力,打牢良好习惯,将受益长远。
三、体悟感触
从研修班的最后一次讨论至今,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在这些日子中我时常会想念起这个充实到有些紧绷的暑期。研修班是对心志和能力的双重锻炼:从在研讨班上战战兢兢不敢发言,到向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求问;从常常在截止日期之前熬夜撰写读书笔记仍不满意,到读完一本书后能够较快地厘清楚自己打算撰写的几个要点、来有详有略地进行笔记写作。我深感自己还有很大的能力上的不足,学问上的匮乏则更大。我迫切需要顽强打磨自己,怀着“经世济民”的志业而钻研和努力。
自从结束本科、就读研究生以来,十分少有一个与诸位师长密切且持续交流的机会,与研修班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处共度、交流思想的时光,我时而感念不已。学术是孤独而艰辛的。鸿儒谈笑、高朋满座过后,回到房间,仍是一人、一桌、一椅、一台电脑而已。每当我再次创建一篇“读书笔记”word空白文档,黄宗智教授、赵珊老师、高原老师、赵刘洋老师和蒋正阳老师的一路陪伴和注视,恍惚仍在眼前。复而念起,我们同期参加研修班的十四位同学,各自在祖国大江南北“散如满天星”。斗转星移,必有相见;青梅煮酒,再话少年。
一个哲人的产生一定有很多前辈作了铺垫;他的诸多美德中的任何一种都必定经过单独的获取、呵护、遗传、吸收的过程,并且不仅是他思想中大胆、轻盈、柔和的步态和走势,更重要的是承担重任的意愿[…]区分自己与芸芸众生的义务及德行,态度平和地保护和捍卫被误解者和遭诽谤者,无论是上帝还是魔鬼——醉心于伟大的正义并加以实践,具备命令的艺术和意志的广度,双眸缓慢移动,很少艳羡,很少仰望,很少爱……(尼采,《善恶的彼岸》,箴言213)
唐诗韵
2024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