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君无尽写江天
——黄宗智教授2024年“实践社会科学:历史与理论” 研修班学员总结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门路
研修班结束月余,课堂情景历历在目,恍然间心驰神往。一直未动笔写总结,不是不愿意,而是感触颇多,不知从何说起,亦怕挂一漏万。为何研修班有如此魅力,连绵廿载,引得无数学子竞相参加?为何研修班有如此魔力,跨越数周,给人以精神滋润和品性涵养?亲身参与并从中获益后,用理性精神来审视研修班是题中应有之义。谨以此粗文稚语记之,如有冒昧,万望海涵。
一、作为一种知识生产过程的研修班
学术界成就斐然、声望鼎隆的超级教授在耄耋之年仍然不辞劳苦地开班授课栽培后人,实属罕见,颇有仲尼杏坛讲学之遗风。研修班从报名选拔、开班授课、阅读分享、课后总结、风采展示等环节全流程全方位地构建了一个对青年学子极具成长意义的知识生产过程。有心人可以从该知识生产过程中汲取智慧,涵养心性。
第一次阅读《重新认识中国劳动人民——劳动法规的历史演变与当前的非正规经济》这篇文献时产生的震撼之情,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学习越深入,对先生的景仰之情越浓。特别是“不是由理论出发去裁剪实践,而是从实践出发去建构理论”这一理念引起我的强烈共鸣。偶然机会发现黄老师多年来坚持为广大学子开设研修班,有发现宝藏的惊喜、也有求之若不得的焦虑、更有相见恨晚的懊悔。立即着手准备申请材料,却发现早已过了报名截止时间。带着这种遗憾之情我暗下决心须在来年早做准备。转年来,读书,写笔记,提交申请,一切按部就班进行。岂料申报截止日期延后十五日,当时预感录取无望,揣测出现这个小插曲意味着我所在提交批次的申请人表现平平,方才延期扩招。万万没想到,六月底竟然幸运地收到录取邮件,沉闷的心情一扫而光。
在此知识生产过程中最可爱的是黄老师。曾数次想象初始相聚的画面,当摄像头开启的一刹那,我还是难以置信眼前是一位年过八旬却依然精神矍铄、容光焕发的长者,一位年过八旬却依然潜心于提携晚学,广种桃李的智者。黄老师逐一念出名字并和大家打招呼,和蔼体恤的声音让人一下子就没了距离感,心生暖意。近几年,课程转为线上,黄老师在大洋彼岸通过视频为大家授课。由于时差缘故,上课时间是黄老师的凌晨四点,且每次授课容量都远超大纲原定的三小时。尽管如此,每节课黄老师都十分正式,早早进入会议室,神采奕奕,把精力都投放在学生身上。如此模样,怎不可爱?
多元化是研修班重要特征。成员背景多元,横跨经济学、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社会科学学科,这为思想碰撞与交融提供广阔舞台。大家来自天南海北不同院校,能与优秀的同龄人切磋,更是难得的际遇。更重要的是,黄老师一贯倡导的实践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鼓励大家以实用的态度习得理论,而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形式主义、实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代表性作品均是课堂研习的重要内容,只要一个理论哪怕仅其一部分于我有用,就可以拿来用。这样,一种思想上兼容并包,不执拗于门派之见的研讨氛围就建立起来了。
高强度训练是课程给人最深印象。研修班在知识生产过程中要求极高。时间上每周一至两本代表性学术著作,内容上必须精准概括作者观点及其分论点和支撑性经验材料,题材上涵盖多个理论领域,挑战不可谓不大。光是这样的阅读训练就足以让人痛并快乐着。课堂上的研讨更是大头。首先由老师提纲挈领地分析本周阅读材料的核心内容。其次在分享环节,老师会随机点名进行展示,并要求大家互相点评。因为阅读文献成为前置性工作,本过程的分享既是审视他人对著作的理解是否精准到位,更是一个留意他人是否有自己可取之长处的机会。进而,学员的汇报、老师的点评、同侪的竞争,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具有督导功能的自我良性循环的知识生产场域。
乐见新潮逐浪高是研修班最大特色。黄老师将自己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设计的博士课程核心内容进行精心打磨以飨广大学子。经过国内近二十年实践沉淀,研修班早已成为精品课程并声名远播。课程在组织上采取老带新模式,由曾是研修班学员的四位助教老师导学。高原老师用温暖和煦的面庞说着幽默风趣的话语,不时输出切中肯綮的点评,让人意识到千万不能忘了他还比常人多一层物理智慧。印象中的赵刘洋老师学富五车,读书庞杂,智识渊博,点评时洋洋洒洒,实在不能不让人艳羡。善于掌控讨论局面的蒋正阳老师面面俱到,既为每位同学提供展示机会,也能精准而委婉地指出同学们存在的不足,督促大家成长。赵珊老师对待学生热烈真诚,宽厚体贴,无私付出,及时解答我的困惑,让我内心十分感动。黄老师总是谦虚而又担心地说,我是不是又讲多了,自己该少说一些,把话筒留给年轻人。正如黄老师常说的人生充满了矛盾,这句话用在研修班上我认为也是合适的:学生希望有更多时间聆听黄老师教诲,与黄老师想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去成长之间的矛盾。在“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的网站上,历届学员的心得体会一览无余,这种跨越时空的交流对话,常令我有一种流连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感觉。05届前辈学员黄家亮之“已经成气候了”的预言现在看来早已实现,更有学员高呼:“我们成为了黄宗智主义者!”。这些都是对研修班和黄老师发自内心的真诚感谢,对这一知识生产过程和学术共同体的美好祝福。
二、让表达者从被误解的宿命中挣脱
黄老师和研修班所倡导的精准概括中心论点并将理论阐述与经验证据相链接的读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课程结束月余,带着对此方法的沉淀思考,我愿将其描述为一种“让表达者从被误解的宿命中挣脱”的阅读方法。
犹记得第二节课时被点名分享《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读书笔记,当时的场景依然如新:我梳理总结书中的经验细节并将其与《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的内容做了对比,正当我自作聪明以为会得到肯定时,却收到了犹如晴天霹雳的批评。黄老师毫不客气地指出,我过度沉溺于经验细节,以致于没有掌握书中的核心观点,这反映了既有读书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巨大缺失。读者的读书笔记和阅读历程被作者亲手下了“死亡”判决书,这真是一次让人失落沮丧的体验。而与之伴随的另一种情绪——换位思考带来的共情——也弥漫上心头:读者没有掌握甚至误解自己作品的核心观点,这对作者是多么大的遗憾与失望呐!“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分量在此刻具象起来。当天下课后,我就开始思考“作者的表达”与“读者的理解”之间的微妙关系,这应该也是一个矛盾吧!结合黄老师倡导的阅读和做笔记方法我产生以下思考。
我认为表达者常被误解,甚至于被误解成了表达者的宿命,是因为表达者面临潜在的三重困境。第一重困境,是表达者须充分驾驭自己的逻辑思维与表达方式。有高境界高追求的表达者,须负责任地反复推演确保自己没有逻辑漏洞,并明晰地阐述对一具体问题的理解,艺术性地将论点和论据统一于论证过程。倘若自己思路没有理顺,抑或遣词造句含糊暧昧,自然会坠入引得旁人误解的万丈深渊,此乃表达者被误解的第一重困境。就算表达者妙笔生花一气呵成,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紧接着是第二重困境:读者无法精准理解甚至曲解了表达者的原意。对于一部学术作品而言,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恐怕是一种悲剧,这也应是作者不希望的结果——因为无法给人留下极强印象的核心观点与论证,映衬出思想的苍白无力和笔力的粗浅简陋。第三重困境,则是读者的主观取向造成的。可能是主观无恶意的断章取义,裁剪拼接只言片语以佐证于自身的研究,忽视作者的前后语境与整体逻辑,也可能是故意错解乱解以达特殊目的。上述三重困境在学术争论中都很常见,尤以后两重困境为甚,常在学术争论中看到,各执一词的双方都会声称对方误读甚至歪曲己方观点,以致本该用于学术讨论的智力资源被耗散在非学术问题上,颇为令人遗憾。要跳出上述三重困境并不是易事。当表达者被误解成为一种宿命的时候,严谨踏实、求真求实的学风恰恰是最值得光大的。
黄老师一直倡导的理念和研修班的训练范式,正是对上述三重误解的坚决拒绝。这既是黄老师的言传身教,也有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和感悟。黄老师反复强调,要用自己的一段话甚至一句话精准概括学术著作的核心观点,并将经验证据与论点论证相链接。全篇笔记可用二三千字篇幅总结其核心论点和次级论点,辅以经验证据相勾连。务必精确是核心要求。细细品味,这个要求不仅是对读者在阅读技艺上的考验,更是对读者在治学品行上的提醒。科学研究需要求真的态度,学术对话的前提是尊重,尊重的前提是理解,而理解的第一步则是文本上的理解。如果连作者的核心观点都没弄清楚,又何来有意义的对话、商榷乃至反驳呢?回想自己既往的阅读经历,几乎没有做到精准概括,要么是读后不写一划而过,要么是有感而发写出具有浓郁“主体性”的读后感,书似乎仅是自己用于思维消遣的工具,都成了无用功。
破解第二重困境,关键是不要“入戏太深”。毫无疑问,睿智的作者、灵动的文字、闪烁的洞见,每一项因素都会激发灵感,这是读书的享受性乐趣,但不是“六经注我”的合法性理由。严肃认真的读者,须按捺早已湍飞的意兴,保护残存的冷峻头绪,明确区分并划清界限:哪些是作者的表达,哪些是自己的思考。最可怕的是这样一种张冠李戴:把自己的阅读灵感与浪漫联想,当成是作者原意并对该作品形成刻板印记。当我们带着先入为主的阅读情感和特定研究目的去接触一部著作时,这种错误极易发生。赵刘洋老师在课堂上分享的观点引起我的强烈共鸣,大意是:“如果读书笔记变成读后感,若干年后再看时,我们只能与当时的自己对话,而不是与作者和书中内容对话。更要命的是,人的智识和观点会更新和发展,若干年后的自己也许并不认同甚至会反对当年那个稚嫩的、充满想象力和表达欲的自己写下的读后感。这意味着读书笔记丧失了应有的价值,我们只能从中看到当年的自己,剩下的什么都没有。”因此,老老实实地概括原作观点,是挣脱这个宿命的不二法门。
剩下两重困境,随着上述过程的反复实践自然会破解。在写作逻辑方面,梳理他人的,就是塑造自己的。精准概括专著的核心论点,并将其与所采取的经验证据相链接,如此循环往复,既能够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技艺,也可时刻提醒自己不忘锤炼核心论点,力摒散乱飘浮文风。表达者努力进行清楚地阐述,阅读者努力进行准确地理解,双方都抱着同理心去参与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携手为拓展人类智识边界作出贡献,是一种理想的学术生态。
三、作出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研究需要何种情怀和范式
黄老师所倡导的不仅限于上述内容所提到的精准阅读和精准概括这个“术”——致广大而尽精微。黄老师要求我们在看完一本书之后要问自己:作者把我说服了没有?为什么?有没有瑕疵?我能不能改得更好?而面对纯理论著作,则要拷问它对于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实际或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这正是使用理论,直面实践,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的“道”——极高明而道中庸。
研修班不仅是小我层面的知识生产过程,更在大我层面传达了一个终极的、核心的关切:研究者(知识分子)该采取什么样的情怀和范式做出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研究。
所谓情怀,黄老师已在《实践与理论:六十年的探索》中深情回顾了如何从个人的学术矛盾中挣脱出来而找寻到人生的诗意栖息地:带着深层的强烈的据实求真意识,从精英的思想史研究转向为劳动人民的福祉鼓与呼。特别让我敬佩且认同的是,先生提倡研究者应坦率表达自身的价值观。所谓价值中立的学术研究,不是真挚的学术研究,也根本不存在。开门见山地表达学术价值立场,不仅是对自身和读者的尊重,更会帮助研究者求真求实,认识人间世界的实然,改善人间世界的应然。
所谓范式,黄老师提出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的“实践社会科学”,认为应该从实践出发来检视和重释旧理论或创建新理论,而后再返回实践中去检验。黄老师反复强调,理论资源是“核武器”,使用得当会极大助力我们的研究,要学会比较不同理论敌手及其争论点,其落脚点依然是人间世界的实在,借助二者的互相连接与交搭,努力做出“一竿子插到底”的求真学问,获得我们希望得到但并不是必然得到的学术实践成果。理论这个“核武器”一旦用不好,常会陷于二元对立的、在研究前便已设定的主观理论,或简单的不带贴切概括的经验描述,难免沦为僵硬的意识形态化的理论构建,而偏离了学术实践的本核。
对待理论常见的有两种态度:“赋能”和“祛魅”。用“赋能”这个当下时髦的词来形容第一种态度很恰当。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的自然科学得到巨大发展,背后基本逻辑是寻找自然现象中确定的因果规律,后者进而演变为西方文明最引以为傲的演绎逻辑的推理及公理体系。由此建筑其上的普适化和绝对化的真理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人一旦掌握绝对化的理论、真理、公理,被理论“赋能”,拥有了形式主义理性,意味着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就是理论的强大力量。后一种“祛魅”态度,则与前者相反,要减损一切理论的力量,最为突出者是后现代主义的话语分析及其对形式主义理论的挑战,认为理论是一套话语,话语是一种霸权。西方文明在发展进程中先占据优势地位,其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的一切,都不可避免地给落后地区带来一种文化和话语的霸权影响。
让我惊愕良久却又无限叹服的是黄老师在课上的一句话:成为一个所谓的理论家是不值得付出精力去做的事。这是何等的气概和境界!黄老师提出的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的“实践社会科学”研究进路让我受益匪浅:不是就理论而谈理论,要将事实与概念、实践与理论相连接。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对于现实问题要“一竿子插到底”。理论本身的学习,不必局限于一家一派,关键是要考虑它们的观点是什么,他们的理论敌手持何种观点,按照其与经验实际相符程度来取舍,要从理论中得到问题,而不是答案。“基于不同理论传统并强调进行对话和对比,只有对我有用,所有理论都可以选择性使用、改组或推进。只要能够更精准地捕获自己的真实感和研究中所看到的经验实际,便将努力使用、建构新概括和用词来表达。”既尊重理论的赋能作用,同时又对理论祛魅,不盲从理论。一个具体的案例是黄老师借助医学领域的研究来拓宽自己的理论工具:以西方现代医学体系对局部性治病的关注远多于对整体性人体健康的关注为参照,提出更深层次的方法论的思考:从落后的自然世界观到先进的二元或多元互动合一的宇宙观。
先生已经用自己的研究证明了心怀对劳动人民的真切情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真切的社会生活,有利于做出真学问、大学问,因为真学问、大学问一定是与劳动人民生活利益有关的学问。理论发展中呈现的逻辑精纯化趋势使得研究中越来越少见对现实生活的关切,少见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少见对解决实际问题提出的有效方案,有一种沦为智力游戏的趋势。从真实的人间现实出发,怀抱着对劳动人民的朴素感情,以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的视角去做求真求实、一竿子插到底的研究,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结语
人生哪能没有遗憾呢?参加研修班最大的遗憾就是黄老师讲的课没听够,不过瘾!云端暂别实难舍,线下团聚犹可期。万分感谢黄宗智老师对学生的精心栽培!感谢高原老师、赵刘洋老师、蒋正阳老师、赵珊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研修班同学陈施颖、郭琳琳、刘冠宇、唐诗韵、王彬彬、王建强、邬哲岑、余梓岳、赵艺璇等的切磋指教!研修班带来的精神滋润,需要我在实践中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抉择中转化为个人学术养料。这也许正是“实践社会科学”蕴含的智慧与奥秘罢。
黄老师在课堂上批评我时,以“你我之间有难得的缘分”开头,后与诗韵同学课下交流:“广济善缘者,寿。”我会倍加珍惜这段师生缘!
衷心祝福黄宗智老师和白凯老师安顺康泰!
诚挚祝愿研修班事业万古长青!
2024年10月12日于人大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