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实践社会科学:历史与理论”研修班感言
王彬彬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转眼间,距离课程结束已经一个多月,当提笔回忆和总结课程所学所思所得时,依旧难抑心中对各位老师的感激之情,感恩于黄老师、高原老师、赵刘洋老师、蒋正阳老师、赵珊老师共同创造的学习机会,那种每周规律地、紧张地、充实地看书、思考、写作、汇报,紧接着高强度的互动交流,是一段多么纯粹而珍贵的求学时光。于我而言,能够有机会进入黄老师的课堂,聆听老师的教诲,本身是一种莫大的“愿望”实现。在本科求学阶段便接触到黄老师《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两本著作,书中对于中国实践经验的认识和理论性的概念阐释,每每读之都令我收益颇丰,构成我以“小农、小农户、小农经济”为基础认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关键秘钥。因此,能够获得课程的准入资格,我一度认为是自己追到“星”的欣喜。
黄老师和各位老师对课程的设计和指导倾注了大量的心力,特别是黄老师耄耋之年仍坚持每天凌晨四点如约上线参与讨论,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求知精神和对青年学者的关心关爱,令人敬佩而感动。经过八次课程对理论专著的阅读和学习,使我对课程中心问题“事实和概念、实践与理论”如何连接有了直观认识,并努力尝试将历史与理论研修班所传递的“求真、求实、求善”、“实践、实用、实质”理念用于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以清晰确立学术研究中的现实关照问题,培养自身的学术关怀意识。
首先,应该将认识现实、理解现实、指导现实确立为学术研究的目标起点,以此从“问题意识”层面就确立起学术研究的“求真求实求善”导向。对于这一点的认识我深表惭愧,因为在最后的总结课上,并未能完整、准确的去理解和呈现黄老师所有研究都基于服务“认知中国、理解中国、指导中国道路实践”的初心。在笔记的总结中,我过于功利地从理论习得与应用的方法论视角去理解黄老师的研究,片面地将老师降格为一个“理论家”,这当然与黄老师一再强调的做学问要立足“经验事实与理论的勾连,主客观二元互动”的主张相悖,是对黄老师的一种重大误解。对此,我深表歉意,但同时也倍感有幸,因为得到了黄老师严厉的批评性指导,这直接帮助我更好地去反思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起点,作为学人应该饱有强烈的现实关照意识、人文关怀意识,研究应源于现实问题并服务于理解实际、解决问题和指导实践,而非理论先行抑或就理论而理论。
其次,养成一种理论学习的习惯和理论勾连事实经验的自觉。经过八周的专著阅读与读书笔记写作,不仅让我掌握了些许理论工具,同时还形成了一种受用终生的阅读思维和写作习惯。在理论学习方面,第一阶段阅读了黄老师的3本著作,每本著作都具有一个明确的问题意识,清晰的对话理论,完整的论证结构和贴合中国情境的解释概念,一方面对客观认知小农中国的历史社会变迁十分有益,另一方面对引导我们形成严密的论证思维和写作思维也十分受用。此外,黄老师的理论对话主要基于“四大理论”流派,对于理论知识储备比较薄弱的我来说,第一次系统地按照“形式主义”“实质主义”“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四大流派分类去阅读韦伯、恰亚诺夫、布迪厄、吉尔兹、萨义德等,不仅能够快速掌握四大理论的核心观点与差异,同时也能够拓展理论学习的视野和理论储备的系统性。在阅读专著过程中,黄老师提倡要带着问题导向去厘清著作的一级核心观点、交锋理论和论证脉络,进而关注论点与经验论据的互证性,并经由理解转化为一种自我表达,以便日后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快速回忆起专著内容,更好地服务于经验与理论的连接。对此,我深表认同并努力实践之,日后将继续保持有方法的阅读和做笔记习惯,以求更广泛、更系统、更深刻地储备理论、理解理论、应用理论,进而提升理论与事实勾连的能力以及概念建构的能力。
最后,领会并践行实践社会科学研究的进路和方法。实践社会科学研究进路即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理念。这一方法和理念旨在超越主客观的非此即彼二元对立,这意味着,不应该陷入机械二元对立的无机世界观中,而应看到客观与主观、普适与特殊、理论与实践、抽象与经验、现代与传统以及西方与中国之间纷繁复杂的二元互动结合。黄老师认为,我们既可以仅凭主观理论设定,或凭客观经验堆积来做学术,但前者过于强调主观前提预设,后者只依托简单的客观经验叙述,因此,需要从“实践”出发,因为实践勾连理论与经验,是主观与客观互动合一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中国式的“三实”——实践、实用、实质——思维模式出发,多参与田野实践,多体验生活日常,从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中去积累做研究的“真实感”。
敬祝黄老师身体安康,生活欢愉,学术长青!
2024年10月8日 于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