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课课程总结
陈施颖(浙江大学民法学博士四年级)
回顾当初递交的申请材料,我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深感庆幸。虽然作为首位以法教义学为学术背景的学员,我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尤其是在研修课程的初期,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有所隔阂;然而,如今回望,两个月的研修课程结束后,我在申请材料中对自己的期望和对课程的憧憬正逐渐成为现实。
当时我写道,“我期望通过研修班的系统训练,培养精确阅读的方法和习惯,能够在未来的研究阅读中更加有的放矢。”通过这次研修课程,尤其是撰写九篇读书报告的经历,我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文献阅读和消化流程。虽然偶尔撰写读书报告并非难事,但要将其作为日常学术研究的核心步骤,则需要不断的磨合和优化。其中的要义是对读书笔记的定位:读书笔记需要达到自己日后能够独立使用的程度,从而作为学术资源和储备,服务于自己的学术积累与成长。
“我期望通过深入研修社会科学,特别是实践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加强和丰富我的个人研究。”感谢研修课程给予的机会,我得以勉励自己阅读那些曾经令我望而却步的理论作品。在整个研修课过程中,无论是黄老师对具体作品的解读,还是对宏观阅读方法,都让我受益匪浅。黄老师认为,理论家的经验材料是装饰性的,最重要的是理解最重要的洞见,而不是陷入经验材料中。这一观点极大地安慰了我,并帮助我在理解理论作品时放下了畏难情绪。老师反复强调,掌握理论的关键在于抓住理论的对手和核心特点,因为所有理论都有一个简单的出发点和核心。基于此,老师将现有理论拆分为四大流派——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教导我们学习理论时要了解它的敌人是谁、对话对象是谁、它的起源以及它试图说明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我切身体悟到理论并非现实,而是我们可以自主选择和使用的工具,理论应是具有生命力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的。
“我希望能够亲身体验感悟老师的问题意识及其现实关怀。”通过阅读和讨论黄老师不同文章和著作,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总是有着共同的问题意识起点——中国的经验证据和既有理论有什么不相符的地方?于是,从这种悖论的现象出发,黄老师的著作始终围绕中国最重要最基础的事实,致力于与现有理论对话,重新连接经验证据和理论概括。更重要的是,通过研修课,我们更能深刻体悟黄老师这种问题意识的来源和动力——他的成长背景使他一直处于双重文化的矛盾之中。无论是简单接受或拒绝哪一方都难以达到内心的平衡,但他没有陷入颓丧,而是将这种情感的矛盾转化为积极的学术探索动力;同时,结合理性的求真精神,从情感矛盾中寻找建设性的学术路径,特别是从不同理论的交锋中形成问题意识。
最后,以黄老师书中的话作为总结:“作为学者,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好奇而不是简单的信条,真诚的求真而不是懒惰的接纳,系统的探讨而不是时髦的答案,质疑而不是给定的意识形态或理论。”
再次感谢黄老师和各位助教老师的耐心指导和无私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