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学习心得
北京大学 历史系04级硕士 张婷
时光飞逝,一年时间的研修班学习已经过去了。我现在回想在研修班的点点滴滴,依然回味无穷。有挑灯夜读时的辛苦,有思维碰撞时的兴奋,有茅塞顿开的喜悦,更多的是与这些辛苦、兴奋、喜悦相伴的沉甸甸的收获感。
作为一名历史系的学生,我从本科的时候开始,就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治史。在北大历史系四年受到的本科教育,是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无论是史料的选择、文献的 阅读理解还是论文的写作规范,都是我们系培养出的学生,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学生的优点。但是,传统的考据史学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史学向社会科学的靠拢 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虽然历史系近些年也越来越强调文章的问题意识和理论基础,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并没有成功的向学生们提供扎实的理论教育。以致于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的系的学生常常苦恼于如何组织材料,论文也常常被批评为缺乏理论指导。虽然我很想认真学习些理论,学习些如何使用理论的方法;但 是自己摸索常常摸不着门道,甚至误入歧途。非常幸运的是,我在研二的上学期有机会参加黄老师办的研修班。在黄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理论以及如何建立理论与实践 的联接,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一年的学习,对我思维的冲击比我参加过的任何一个课程都要大,让我确立了应该如何研究历史、如何写作历史论文的方法 论。
在研修班的前半部分,我们在黄老师的带领下仔细研读了10余本书。这些书都是黄老 师精心选择的,或为研究论著、或为理论著作。在这一阶段我的收获主要有三个:(1)读书方法。以前读书的时候我常常留心的是书中的细节部分,或是有趣的史 料、或是几句精辟的话,很难留心到整本书的主线和结构,以及整体的论证方式和中心论点。在研修班的学习过程中,在黄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越来越注意在读书 中寻找作者的思路,总结中心论点和主要的支撑论据,对整本书有了更清楚的认识。(2)读书笔记。以前读书的时候都是读过就过了,没有写笔记的习惯。在上研 修班之后,由于黄老师强调读书时一定要写笔记,在读一本书之后要精确的概括整本书的内容。在开始照着这种方法读书的时候,觉得很痛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 移,越来越觉得这种方法的好处。在读书之后立即写笔记,可以在对这本书有最清楚的记忆的基础上记录,可以保证对于此书的理解和认识的准确性。在以后的研究 中如果需要用到此书,翻开笔记就可以迅速的回忆出该书的内容。(3)理论充电。在研修班所读的书中,有很多重要的理论著作。对于这些理论著作的阅读,恰恰 是我所缺少的。尤其是在黄老师的指导下,在与同学们的讨论中,可以比较深入的理解这些理论,以避免自己阅读时对这些相对晦涩难懂的理论的曲解。
在 研修班的后半部分,我们进入了论文和研究计划的写作和讨论中。在此阶段,我的主要收获是在实践中对于如何进行论文选题和写作的思考和总结。在与黄老师和诸 位同学的讨论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收获:(1)写历史类论文一定要树立问题意识。从史实出发,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不要卖弄理论,耍小聪明,不要矫揉 造作。(2)开阔视野。由于研修班上有很多非历史类专业的同学,看他们的论文,尽管有的时候在理解上要费一番功夫,但是却很开阔视野。学科间都是相互通融 的,看到那些学法学、社会学、政管或经济学同学写的文章,同他们在课堂上的讨论,我比较了这些学科同历史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相似和不同,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 历史学科的优势和不足,引发了我关于如何治史的更加深入的思考。(3)每次讨论论文的最后,黄老师都有一个类似总结性的发言。每次听到黄老师深刻的见解, 都会引发我的许多思考。不但可以反思什么样的论文是好论文?什么样的论文需要进一步修改?还可以反思自己在阅读这些论文中什么问题没有注意到。(4)对于 我来说,收获最大的还是两次对我写的论文和研究计划的讨论。一方面得到了黄老师和大家的鼓励,使我更加有信心,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历史 学者的决心。一方面,在黄老师和大家的批评中,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进一步改正。更为宝贵的来自黄老师和各个不同学科的同学们 的建议,这些建议大多数都是我在我们系内的讨论中所得不到的。
总之,我特别喜欢这个研修班,每次周五上课都是一次愉快的经历。黄老师的亲 切的指导,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以及整个班上轻松活跃的气氛,都是我非常喜欢和欣赏了。真切的希望黄老师能将这个班办下去,也真切的希望黄老师下次能来北大办 这个班,因为认真的参加这个研讨班的同学,也将同我一样,有丰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