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求真与求实的学问
——2023年“实践社会科学:历史与理论”研修班总结
齐盈瑞 厦门大学人类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回想起来,我申报研修班的契机实在像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注定。时值我的硕士田野调研阶段,面对距离研究预设相去甚远的田野实际,我时时不知如何处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这种张裂感一方面源于自己惯于在理论先行式的研究进路中过于依赖西方社会的经验,另一方面来自自身对中国社会现实的不甚了解。那段时间的我常常对社会科学研究产生困惑与反思——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社会科学浸透着西方人的社会经验与问题意识,并为当代社会科学生发出一系列根本性的研究议题和概念范畴。与之相应,大多数的社科研究以西学理论为对话对象,或是将以理性主义为先导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视作一种普适性的现代性模式,或是将中国经验硬塞进西方发展的经验脉络当中。这种简单意义上的比较研究在理论预设阶段或许可以借助演绎推理的方式加以逻辑性论述,但在实际经验层面却常常遭遇中西方发展事实的“悖论”,这便是我自身的田野调研所遭遇的问题。
既然理论先行的路无法走通,那么如何正确地开展研究预设,如何做真正意义上的比较研究?就在田野中陷入循环往复的焦虑时,我接触到了黄老师“实践社会科学”的研究进路,即超越传统东西方主客观二元对立的视角,从实践出发而非通过理论先行的方式来认识中国社会,并在掌握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对各类理论有选择地加以取舍与运用。虽无法即刻理解这一研究进路具体的奥妙之处,但它无疑以一种清晰有力的方式对我内心的困惑提供了某种解答。
我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刚刚做完一上午访谈疲惫而归的炎热正午,我停下车后站在租房的单元楼下,脑子里仍在思索怎么处理研究预设和田野实际之间关系的问题,不经意间拿出手机便一下子注意到了不久前刚刚关注的“实践历史与社科研究”公众号发布的研修班遴选通知。就这样,在无人推荐也无人介绍、此前对此全然不了解的情况下,在我最需要指引的时候它便出现了。这是一场偶然而幸运的相遇,就像游荡在遮天蔽日的森林中突然发现了一条通向光源的小径。
6月上旬的早晨我惊喜地收到了研修班的录取通知,之后便提前结束了田野工作,转而投入到紧锣密鼓的研修班学习任务中。研修班以研讨相关著作和撰写读书报告的方式进行,前三周的阅读任务围绕着黄老师的经济史与法律史著作两条脉络展开。阅读此类同经验性证据联结紧密的论著,关键是要把握作者的核心论点,以及与之联结最为紧密的经验性证据。我选择的书目是《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和《超越左右:从实践历史探寻中国农村发展出路》三本经济史著作,在每周三提交完本周的读书笔记后,有时间时我会尽力阅读黄老师的法律三卷本,这一方面有助于高效参与课堂讨论,同时有利于深化对实践社会科学研究进路的理解。研修班课程在第三周之后转向了四大经典理论性著作的阅读,包括恰亚诺夫的实质主义理论、韦伯的形式主义研究、后现代理论以及以布迪厄为代表的实践理论。阅读理论性著作的要义不同于经验性论著。犹记得刚转向理论性著作阅读的第一周,大家的读书笔记均完成的不太理想,而我也是继续沿用阅读经验性著作的方式来阅读理论性著作。黄老师耐心指出,理论阅读的最终目的是甄别其是否适用于中国,即它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的实际有什么作用,它在哪些情况下是适用于中国的,哪些层面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最重要的是要看到理论与经验之间的连接,而非陷入就理论而论理论的无底洞。
研修班的最后一堂课在黄老师同大家亲切的交谈中悄然谢幕。我望着窗外凝滞如水的夜色,忽而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八周的时间似乎漫长,可以量化为八本书的阅读量与八篇读书笔记;八周的时间也打马而过,短到对一个研究进路的理解仍停留在边缘。研修班的主旨是事实与概念、实践与理论的连接。它对于人类学专业的我而言是一种必备的核心素养,且正如黄老师所言,它是每一个研究者将终身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一个人要通过具体的研究和实践来寻找答案的问题。在了解实践社会科学研究进路的形成过程以及黄老师的学术生涯经历后,我逐渐放缓了我最初的迷茫和焦虑,追寻事实与概念、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和合必然是一个需要付出毕生努力的过程。这种对自我的映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黄老师的影响。研修班第一堂课时黄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他自三十岁以来整理的读书笔记卡片,满满当当盛满了六个大盒子。虽已年逾耄耋,黄老师仍坚持每周五清晨四点钟坐在电脑前为我们授课。在阅读黄老师的著作时能够最直观地感受到他严谨与踏实的治学精神,《华北》与《长江》书中列举的详实经验证据与细致的计量比较分析,法律三卷本中涉及到的数以千计的文书案卷,在任何时候读来都为之感叹。
黄老师身上所闪现的作为一个学者所应当具备的勤奋与踏实的治学精神,是一种学术上的匠人精神,它同时具有的另外一个表现是“真实”——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经验、真实的证据、真实的论证、真实的文风,与真实的为人。随着对黄老师的著作与学术经历的进一步了解,我时常在内心钦佩黄老师,他作为一位在布迪厄眼中拥有丰厚象征资本、出身优渥的优秀学者,居然愿意俯下身躯去聆听农村最底层民众的声音。从华北的贫农经济到长江的小农,从非正规经济到城乡差别,再到民事诉讼与民间的非正式调解,这一学术关心贯穿了黄老师的整个学术生涯。这种做学问的求真和求实精神着实浸润着我,使我更加坚定要做具有真情实感的研究、做求真与求实的学问。
尽管学术之树的成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黄老师同各位助教老师的指导无疑为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塑造了良好的基础。四位很优秀的青年助教老师为我们付出了诸多心血。高原老师善于结合著作诞生的具体背景来使我们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蒋正阳老师通过分享自己的研究经验来帮助我们理解韦伯与中国的法律史研究;赵刘洋老师最善于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大家思考的积极性,循循善诱引导我们对理论进行深入思考;赵珊老师不仅对大家的笔记给以认真细致的评阅与中肯的建议,也由于她主持着研修班的大小事宜而在日常中对我们关爱有加。研修班的各位同学都是各自领域中十分优秀的学生,他们来自法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专业,同大家的交流令我获益良多。为期八周的研修班课程使我们围聚成一个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彼此之间留存着最为纯粹的感情和最为简单的快乐。我在厦门还与濒月同学有过半日的相见和交谈,学术网友的“面基”令我兴奋而感动。行文至此,我仍怀念大家在一起研讨学术的纯真时光。
翻看前几届学员的课程总结,发现今年是黄老师完全在“体制外”进行研修班课程招生的第三年,我深感荣幸能够参与这样高质量的学习与讨论。再次感谢黄老师与各位助教老师为我们这些青年学子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感谢黄老师的无私奉献,引导着我们对学习的思考与对学术的追求。感谢各位朋友的相伴与鼓励,祝愿大家都能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