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黄宗智教授研修班课程总结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一年级 刘建
黄老师的研修班课程结束已有近一月的时间,我才正式拾起笔来记录之前七周集中读书的日子。但仔细想想,这个时间肯定又不止于短短的七周。之所以这么晚才下笔记录感想,并非是自己拖沓,而是课程带来的“后劲”较大,我想把这种“紧张”情绪舒缓后,再慢慢叙述一二。
与黄老师结缘的具体时间早已记不清楚,可能是大学某时阅读过黄老师的文章而深深地记下了黄老师的名字,进而去查阅了有关黄老师更多的资料和信息。读的越多,越发感受到黄老师治学的严谨与知识的广博。在大学时,因为对农村研究感兴趣,我阅读了多期黄老师主编的《中国乡村研究》,从中收获颇多。到了读研究生时,我又因为对法社会学领域感兴趣,阅读了黄老师的诸多法制史书籍和文章。我硕士论文做的是“劳动调解”领域,其中就受到黄老师的莫大影响,其诸多文献给予我莫大的启发和借鉴。
与研修班结缘的时间我清楚地记得是在2019年暑期。那年,我舍友张文军向我分享了研修班的申请通知,问我是否一起报名。由于我和另一名舍友陆兵哲在外调研,考虑到研修班读书的时间,只得遗憾暂时作罢。张文军在当年顺利入选。等到了21年,由于个人原因,我未能报名申请,再次与研修班失之交臂。这年,我舍友陆兵哲成功入选。因为我们仨的关系非常好,经常在私底下讨论有关研修班的一些事情,他俩都鼓励我再试试申请今年的研修班,特别是兵哲说今年有可能是黄老师参与的最一届(当然这个消息在课上被黄老师已证明不实)。所以,即使明知在博一上学期有着不少必修课和助教课的压力,我还是毅然决然地报名了研修班。事实证明,博一上学期的课程加上研修班的读书任务,确实使我忙得不可开交。
考虑到申请的难度,我在暑假时用心读了法制史的第二本书,并以整套书为背景,撰写了一篇读书笔记。检查两遍后,诚惶诚恐地发至黄老师的邮箱。后来我经常查看邮箱,但一直未收到相关信息。曾一度以为,我今年可能落选。直到博士刚开学,在听一个开学培训会时,我收到了黄老师发来的入选邮件,当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研修班在9月23日晚上七点准时开始了第一次的课程。课上,我们见到了崇敬已久的黄老师,大家彼此交流,并各自作了自我介绍。黄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精神矍铄,平易近人。我很难将面前的黄老师与八十多岁的老人形象联系起来。这之后,我们开始了七周紧张忙碌的读书和讨论时间。前三周阅读的是黄老师的经济史和法律史的著作,因为之前阅读过部分书和章节,笔记的撰写并未觉得吃力,只是感觉时间略紧。第四周开始后,几本理论书轮番上阵,我开始感到“难以招架”。这种困难不仅体现在时间上的紧促,而且体现在撰写读书笔记时的思路整理。读书与读透书,完全是两码事。基本是从第四周开始,我都要写到周三的夜里二点左右才能最终完成。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回顾这一段时光,我深刻感受到人的潜力的无穷性。
回顾研修班课上及阅读黄老师书籍和文章的历程,我内心有如下几个深刻的体会与感悟。
首先,课上(尤其是第一次课),黄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从年轻时期(应该是三十多岁时)开始书写并积累下来的读书卡片,每张卡片代表了黄老师读过的一本好书的笔记。这样的卡片满满当当地装满了十个大盒子,总数有万张之多。扎实的读书与思考,直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另外,黄老师也对我们说,他基本是从三十多岁之后才真正开始进入研究的“正途”。带给我的感受是,做研究不怕开始的晚,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的积累和沉淀。一篇文章和一本著作诞生的背后,是大量文献的阅读、消化与吸收。社会科学特别是在史学领域,没有广博的积淀,必定写不出厚重的作品。黄老师以身践行。这点在当下浮躁的中国学术界,显得格外珍贵。
其次,对于学术研究,黄老师的诸多教诲和寄语使我印象深刻。在研修班的前两周时,尤其是在讲到《华北》和《长江》一书的研究思路时,黄老师会经常说,他喜欢的是“一竿子插到底”的研究,并希望我们在研究某一问题时能够秉承这一思路。在我看来,“一竿子插到底”的研究需要研究者极具洞察力,即研究者能够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上看到事物的本质,抓住其中的一条核心线索做细致严谨地考察与验证工作。《华北》和《长江》是典型的“一竿子插到底”的研究作品。正是秉持这一思路,黄老师紧紧抓住“内卷化”这一核心命题来做文章,极具洞见性地把握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害之处。另外,在阅读之前,我对这两本书还停留在经济史著作的固有印象上,但当我真正看完和慢慢消化后才发觉,书中牵涉的其他领域更使我拍案叫绝,如书中对近代农村社会的权力变迁与共产主义革命的发生缘起提出了新的解释。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和体会“一竿子插到底”的研究理念,希望我之后的学术历程中能够实现这一点,哪怕有一两本书能够实现也会心满意足。
再次,如何与理论对话,与何种理论对话,以及理论如何与经验连接,这是研修班讲授的重点。黄老师在课上也多次向我们传授他的治学之道。关于理论的阅读和对话,一方面,我们从黄老师的著作上能够感悟一二,主要指的是他书中对话的那些经典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流派;另一方面,我们在最后四周阅读的四大流派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正如黄老师所言,之所以说他们重要和经典,是因为现在学界盛行的自诩为“理论”的基本皆是由这几种理论流派变化衍生而来。我觉得,读经典的训练不仅是智识上的收获,更多的是对我们学术品味的提升,以便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学术对话,明晰“理论对手”。理论与经验的连接,是重点也是难点,最直接的可以从黄老师倡导的“实践社会科学”的研究思路中逐渐体悟。我目前在试图走这条路,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学术研究与中国现实之间的连接。换言之,我们如何以学术研究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来理解中国现实。黄老师说,我们都是双重文化人。也就是说,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西文化的交织与并汇已经达到一种很深的程度。这告诫我们在分析中国社会的问题时,不要把问题简单化,更不能将问题片面和偏激化。我觉得,这是黄老师做研究始终坚持的一点,即超越左右,超越意识形态的对立来进行学术研究,在尊重经验的基础上来分析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另外,书中书外,黄老师还常说一句话,即“表达是一回事,实践是一回事,二者合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直至现在,这句话仍然不时在我脑海中萦绕。我想,表达与实践的背离与抱合远不止于明清社会,在当代社会更是如此。而且,它能使我们不断超越意识形态的对立,超越诸多学说的二元对立,不断去理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延续、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民间,等等。
行文至此,接近尾声。纸短情长,词不达意。想说的话还有很多,但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用黄老师带给的学术教诲与研究思路在未来去完成一篇篇高质量的文章。短暂的课程虽已结束,但黄老师的教诲终生受用。在此,再次感谢黄老师的耐心指导,也非常感谢高原老师、赵刘洋老师、蒋正阳老师与赵珊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帮助。另外,研修班上结识了诸位同学,深刻感受到优秀伙伴带来的思想碰撞与启迪,期待未来与优秀的伙伴们一同进步,一同实践黄老师的研究思路。
最后,希望疫情结束后能够在线下拜访黄老师,也期待日后与其他学友们的线下会面。
2022年12月3日
于北京大学畅春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