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考·对话
——参加2021年黄宗智教授研修班总结
王志丽 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生
研修班结课至今,已经过去将近一月。回想起参加这一次研修班的情景,竟觉得似过去很久却又恍如昨天。对于这种矛盾的感觉,一时亦不知作何解释。但有另一种感觉则一直是很清晰的:能参加这一次研修班的学习,何其有幸!很幸运在导师的指引下看到了这一次研修班的招生通知,很幸运自己通过了遴选而获得参加研修班学习的资格,很幸运能在研修班上跟随黄老师读书并与各位学友尽情交流讨论。不言而喻,这个幸运令我获益匪浅。故而,当研修班刚结束的时候,我如刚参加完一场盛宴,激动又恍惚。而这时对于研修班的一些感觉肯定是最强烈最清晰的。但黄老师说,可以不必着急写总结,有些东西可能在一段时间过后更清晰(非照录原话,大意如此)。对此,我作如下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遗留下来的自然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对于自己影响最深远的。所以,我准备写这篇总结时,不打算先细细把研修班的笔记看过一遍再写,而是自己想起什么就写什么。虽然这样写出来的总结,不似学术性总结那么严谨全面,但却或许是我从这次研修班获得而留存心底最深的东西。
参加完这一次研修班,首先是通过读书在知识层面上获得了新积累。在黄老师煞费苦心的课程设计之引导下,我和班里的同学在七周的时间内一共研读与讨论了黄老师本人所著的《清代以来民事法律的表达与实践:历史、理论与现实》三卷本(包含《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法律、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这三本著作)和《明清以来的乡村社会经济变迁》三卷本(包含《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超越左右:从实践历史探寻中国农村发展出路》这三本著作),以及恰亚诺夫的《农民经济组织》、 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萨义德的《东方学》、吉尔茨的《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以及布迪厄的《实践感》这几本经典的理论著作。对于黄老师自己的著作,经由其本人之导引,我自然较之之前领会得更深入,特别对于与自己拟研究的课题相关的清代以降的中国法律史研究有了更多的了解。这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收获,且这本是我参加这次研修班的初心之一。但若言进步最多的,则更应是在理论知识的增进。作为一名史学生,过去较少专门研读纯理论的著作,深感自己的人文理论修养实在不足。而黄老师自己的著作较多引用理论,经由其之解释与使用示范,无疑拉近了我与理论的距离,使得理论于我而言更加亲近。
至于纯理论著作,黄老师选取的是实质主义、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四大理论流派的基本著作,目的是帮助我们建立基础。故而,掌握这些理论著作自然非常重要。但因自己在理论上的基础的确薄弱,尽管经由阅读黄老师的著作之过渡,进入到阅读纯理论著作阶段后还是颇觉吃力,几次起念放弃。所幸在黄老师的指引与鼓励下,坚持完成了阅读。关于读难读之书,梁启超曾言:“不错,未经整理之书,确是难读,读起来没有兴味或不得要领,像是枉费我们的时光。但是,从别方面看,读这类书,要自己用刻苦工夫,披荆斩棘,寻出一条路来,因此可以磨练自己的读书能力,比专吃现成饭的得益较多。所以我希望好学的青年们最好找一两部自己认为难读的书,偏要拼命一读,而且应用最新的方法去读他。通读之后,所得益处,在本书之内的不算,在本书以外的还多着哩。”(出自氏著《读书指南》,中华书局2012年版)。我看到这段话时,正是处于苦啃纯理论著作之阶段,顿时心有戚戚焉。说实话,若不是参加这一次研修班,这些我久已耳闻并知其重要性的著作,我或许还要很久才能去读完,抑或只是匆匆翻完就算,甚至或永远坚持不到读完。而在班上之读完,不仅仅是认真读完了,还要进行总结写出读书报告,且之后还听取了老师和各位同学的释读并参加了讨论。如此流程下来,深感正如前之梁启超所说的“所得益处,在本书之内的不算,在本书以外的还多着哩”。
“本书以外”所得益处,于我而言即是积累书中知识以外但亦离不开读书所形成的一套阅读方法与习惯,或可称之为科研技术层面的收获。帮助大家养成高效精确的阅读习惯,是黄老师开设这门课程所明言的目的之一。对于如何读书,黄老师给出了非常详细直接的指引:“学术专著都应带有一个中心论点来概括其经验证据,而阅读那样的著作,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注意到概念与经验证据的连接。总结的时候,必须要精确,并尽可能用自己的话(因为那样才会消化,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一个可行的阅读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其中心论点之后才逐章阅读,每章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甚或更进一步: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至于比较纯理论性的著作,我们要问它对了解中国的实际或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不得不说,这样一种丝毫不故作高深的指引,是令人十分容易理解而受用的。黄老师又指出:“这样的看书写笔记方法乃是一种思维上的锻炼,也是养成自己的思考、写作习惯的办法。关键在养成对理论和经验研究的连接做出判断的习惯,也在看后就写系统笔记的习惯,不可依赖自己的记忆。”此外,他还说:“读书要锻炼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思维上的锻炼,包括思考现有理论哪些有用,哪些无用,哪些理论可以启发自己提炼概念,提出更适合经验的概括。大多数理论都是小理论,而小理论更符合实际。还要问它有没有说服力、解释力。当然,要提炼出它的中心论点。好的专著都会有鲜明的中心论点。好的专著不在广泛,而在于专深。”可见,遵循这样的阅读方法和习惯,必然是缺少不了思考的。在读的过程中要思考,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更要思考。而在提交读书笔记后,大家进行讨论时,亦同样离不开思考。
由思考而来的,除了对各相关知识更加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与各位学者或理论流派进行了对话或产生了交锋。关于理论学习,黄老师认为:“不应限于任何一个传统或流派,而应从掌握各个主要传统的基本论点出发,借助它们来反思其他各个流派,用经验实际来决定取舍,按实用需要来挑选,完全可以同时采用不同理论的不同部分。更好的办法是从不同流派的交锋点出发,根据实际的经验证据来建立自己的概念和解答。也可以说,我们要从理论得到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而正是对此种理论学习的心向往之,促使我不揣浅陋尝试申请参加这一次的研修班学习(在申请表上填的申请原因第一条即是表示希望通过研修班的学习窥得在研究中运用理论的门径)。参加了研修班学习之后,得益于黄老师的倾囊相授,我得以更多地知道他关于理论的独到见解。他指出,理论一般都是理想类型的建构,但他认为理论应该有多个层面:一是经验层面的概括,二是对经验运作机制的说明。理论对话应该考虑对手方的经验证据,也要注意其运作机制。此于我无疑是金玉良言。毕竟,如何连接经验和概念,如何将实证研究与理论建构结合,是一个我一直在意却仍想不清楚的问题。黄老师如此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令我颇有豁然开朗之感。但这并意味我确信自己可以处理好经验研究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因为这要确立在自己已掌握各种理论流派的基础之上,且还要在自己的研究实践中不断摸索出自己的经验。所幸的是,这一次研修班给我已给我开了一扇窗。在黄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及各理论流派的经典著述,对各理论流派及彼此联系如数家珍的介绍中,在他引导我们如何借助各流派对其他流派的批评来掌握、选择和反思理论的过程中,我得以初步一窥各理论流派之渊源与面目,也看到了它们是如何彼此借鉴,又是如何互竞交锋的,以及各自存在哪些优长与不足。窃以为,藉以这样的理论学习与理论对话,自己在理论素养层面不无进益。而在书籍之外,与研修班各位师友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对话探讨,收获的不仅仅是学识层面的,更是精神情感层面的。
承蒙黄老师不弃,方得此亲炙的机会。在参加研修班之时,我不仅常常被他丰富的学识、远大的研究抱负所折服,更时时为其慷慨赐教及辛勤付出所感动。黄老师丰富的学识、远大的研究抱负应已早被学界所知,在此无须赘言。而关于其之慷慨赐教及辛勤付出,从以下不完全的简短记述中即不难想见:他认真批阅了每一位同学的每一篇读书笔记,有针对性地指出每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在课上循循善诱地引导每位同学参与讨论,并且适时予以点拨与鼓励。此外,由于黄老师提倡打破各专门学科的畛域,认为课程最理想的是跨越两个领域、同时参与两个领域的讨论。因此,我在这次的研修班上除了有幸认识来自其他学校的同一学科专业的同学外,还有幸认识了来自各个不同学校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的同学。在大家于课上课下畅所欲言式的对话交流中,我的确看到了从各自学科出发的不一样的视角与研究取径,感受到了学科碰撞的奇妙。班上的同学都非常乐于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辛苦写就的读书报告和寻获的文献资料也从不吝于与大家分享。我的导师徐跃老师常化用《礼记·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言来提点学生,谓“为学之道,一半在师友,一半在自己”,认为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诘问辩难,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各自的生命体验、阅读经验与心得,对于每个同学都非常重要。在这一次的研修班中,我再次真切感觉到了这一点。这样一种大家一心向学、共同前行的学习氛围实易令人沉浸其中。得遇良师益友,拥有这一段和大家一起专心读书然后尽情讨论交流的学习经历,除了感叹幸运与心怀感激外还能怎样呢?
综上所述,读书、思考与对话是我参加这一次研修班所主要完成的东西,在知识积累、养成阅读方法与习惯(包含读书笔记书写)、提升理论素养以及情感精神等方面都有所获。但走笔至此,若要自问是否完成初心,我却只能答以“不虚此行”。此门课程的中心问题是事实和概念的连接,我的最大初心亦在于试图去掌握如何连接事实和概念。而我在此虽然有所进益,但正如黄老师所言:“这不是一朝一夕、一年半载的事,而是每一个研究人员终身面对的问题。它是每一个人需要通过研究的实践来寻找答案的问题,唯有通过具体去做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我想,这次课程于我,不是令我瞬达目的地的助推器,而是如前所言为我开了一扇窗,或者说是种下了一粒火种。
辛丑暮秋孟冬之交于蓉城江安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