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智教授2021年研修班学习总结
姚金辛 香港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生
一、初识黄教授
作为一名社会学的学生,早在大学本科二年级时候的农村社会学课程上,黄老师的理论和照片就已出现在了课程PPT上,当时“内卷”这个词还没有如今天一般火热,对我而言黄老师也不过只是又一个在期末考试前需要背诵其理论以应付考试的老教授。当时的我从来没有想到会有机会成为黄老师的一名学生,虽然不是黄老师亲自带的博士生,但是也算是有名字记录的“编内”黄门。
在本科三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对广泛在中国存在的“非正式就业群体”感兴趣,具体的聚焦点在于深圳的新生代农民工,并且开始了几次针对该群体的田野调查和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香港大学社会学教授潘毅编著的论文集《农民工与新工人》里面收录了一篇黄老师有关中国非正式就业群体的文章,里面提出一个论点,即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并没有如西方一般呈现出“橄榄型”的社会结构和农村人口市民化的进程,而是分化成了界限分明的正式就业群体和非正式就业群体。这个论文非常深刻的解释了我在田野调查中所遇到的很多困惑,即为什么现在中国仍然有这么多城市/社会融入失败的农民工。黄老师的文章之所以能带给我如此的震撼不仅在于其论点,而在于其形成该论点方式——对“左”马克思主义流派理论和“右”的充分了解并进行批判,再从中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发展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
二、申请准备
最早知道黄宗智老师的研修班是在我买了一本《实践社会科学研究指南》之后,该书的前半部分篇幅全都是研修班学员的学习总结,我在看了前一部分的黄老师讲青年学者如何做研究和写读书报告的文章后,非常激动,觉得自己好久没有看到这种让人豁然开朗的文章,一下子解开了我心中非常多的疑惑。再根据书上的指引登陆到研究所的网站,看到今年还有继续招收学生,我在5月初便开始了准备。但是我没有立即选一本指定书目开始阅读,而是购买了一本黄老师的另一本文集《实践与理论》,在仔细阅读了解其思想精髓后,才开始《长江》的阅读。阅读的过程其实不算顺利,因为中间夹杂了特别多的事情,论文上的事情、感情上的事情、生活上的事情,中间由于我入选了南开中国政府与发展暑期研究生班,而当时又临近申请的Deadline,我在南开的那段时间只能白天上一整天的课,晚上在酒店继续阅读。就这样,熬到了书完整看完,但是我似乎还是没有领会其“中心论点”,但是截至日期只有两天了,我又只能根据之前的笔记和记号从新的开始翻阅,这样熬到了Deadline的凌晨,我还没写完读书报告,但是我想写都写了,那就把它写完交过去,就这样在超过Deadline约4个小时后,我将读书报告和申请简历发了过去。
三、正式上课
我很清楚的记得收到黄老师亲自发送的录取通知的邮件的那个黄昏,我那时的心情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说“漫卷诗书喜欲狂”,高兴得从楼上跑到了楼下。不过高兴之后便也冷静了下来,因为我知道,我获得的除了世界顶级社会科学家的认可和接受外,还有随之而来的高标准和严格的课程作业要求,我不敢怠慢,马上开始阅读第一周的相关阅读材料。由于疫情原因,今年的课程并没有如往年一样在人民大学开办,而黄老师也人在美国,每周都只能使用视频的形式上课。虽然这是一个遗憾,黄老师不能跟我们面对面进行授课和交流,不过这也有个好处就是本次课程的成员组成非常的多元,有着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四川和华北的同学以及一位在欧洲留学的来自法学、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同学,不幸又有幸的是我是班级里唯3的硕士生之一,而且也是年级和年纪最低最小的一个。
正式上课的这几周其实对我来说并不有着非常好的心情体验,主要原因是在以前,但凡读书笔记这样的作业,我从来在班上都是只要稍微用点心就基本上是接近满分的水平。但是在这个聚集了全国社科最优秀的一批的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学习团体里面,我每一次用尽全力和大部分时间阅读并完成的读书笔记却屡屡只能得到最低一档的分数。具体来说,我提交申请所提交的那一篇读书笔记的分数是**+,而接下来便是连续几周的*+或者*,好几次都搞得我自我感觉在被黄老师劝退的边缘,还好每次都能获得该研修班助教赵珊师姐的帮助,让我重新振作起来继续课程。
终于,在最后一次课,要求阅读的书目是布迪厄的《实践感》。那一周。我深感紧张,原因主要是两点,1.我自己不愿意这样“高开低走”的“出道即巅峰”的结束这次课程。2.我非常担心黄老师对我失望,或者后悔招我进来。所以那一周,我基本每天早上起床就去图书馆看《实践感》,看不懂就去看二手文献《文化与权力》《西方社会学理论》,再把内容结合对照起来进行理解,这才把布迪厄这本大作的精髓领会个大概。再就是写读书报告了,我写一段,就默念一边根据其他优秀同学和黄老师屡次提起的读书笔记三大要点“中心论点”、“理论对手”、“经验材料”。终于,在最后一次课的最后一次作业,我终于再次达到了**++水平,看着黄老师给我亲自批注的三个字“好笔记!”,那一刻的心情真的激动得无以言表。并且最后一节课我还收获了黄老师对我说的我应该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一句话。“姚金辛也是个前途不可限量的年轻人啊。”,这句话对于刚刚走上学术道路上的我鼓励,真是怎么说都不为过。
三、黄宗智社会科学方法论总结
在课堂上,黄老师给我们的要求是阅读社会科学四大理论流派的著作,在这里我并不会在此把四大流派的主要内容总结一遍,而是结合目前中国社科学术界的现状和个人体会结合黄老师课上讲述的内容,发展性的阐述一下黄宗智老师学术研究思路,文责自负,如果写得有不好,均是本人失误。主要分两个部分1、如何对待理论?2、如何做研究?
首先是如何对待理论的部分,黄老师说理论是“核武器”,意思是理论的威力非常巨大,必须重视。不关我不太认同“核武器”这个词,因为核武器是一种威力巨大的,但是不会经常使用的“非常规”武器,而理论在社会科学中是一种需要经常使用,主要目的是指明每种具体机制的“常规武器”,结合其使用的精确性,我觉得称理论为“弹道导弹”更加合适。
首先我觉得每一个社会学科学从业人员都应该明确一点,就是没有现在没有一个理论能解释所有事情,这样一个可以解释所有事情的理论,在过去没有,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大概率没有。所有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理论都只能解释事物的一个侧面和一部分,想要正确全部的认识一个事物首先就需要的是使用不同的理论来看待一个问题的不同面。在这一点上,可以从黄老师的著作《华北》和《长江》中得到非常明显的体现,在这两本书里面,黄老师创造性的借用了古典经济学的“边际效应”,“机会成本”以及相当明显痕迹的“理性人”或者“博弈论”的假设和框架去解释不同阶层小农的行为差异。如果说前半本书以经济学/经济人类学的分析方法为主要基调,那么后面在讨论政治体制和社区结构对小农影响的时候,黄老师使用的分析框架便是很明显的政治学制度分析框架和社会学的“社会团结”或者“社会网络”的思路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理论,特别是这个理论正在大火的时候,到底适用或者不适用于自己的研究问题呢?我觉得这一点黄老师也在他的《超越左右》这本书里面做出来了很明确的回答,主要分为两步。
首先是对该理论非常的熟悉,熟悉的意思并不仅仅于了解它的应用和解释力,而是应该从一种历史的角度,去了解该理论的提出者提出该理论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提出该理论所依赖的经验材料。因为任何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和历史性,想要了解其局限性和历史性,通过探究其产生的时代和依赖的经验材料便是了解的最好方法。黄老师在《超越左右》的第一章便提出了一个论点,即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农业——城市化——工业道路并不适用于中国,黄老师提出该论点的根据便是根据历史材料重新推导其发展过程,通过横向比较其中几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发现中国与英国之间在农业结构、人口结构上皆具有显著差异。
许多定量研究者往往会遇到一个困惑,自己到底该不该相信自己的计量结果呢?定性研究者则会经常遇到理论与自己的田野调查经历不一致的情况。那么到底是该相信自己还是相信理论呢?黄老师用了这样一个十分形象的词组“一竿子插到底”来表示我们需要对一个社会事实的了解程度,也是一种对于研究者的要求,即要求研究者对自己的研究对象需要非常清楚的认识,非常清楚的了解这个研究对象的方面方面甚至生活细节。再通过对不同理论的熟悉掌握去判断到底是自己的感觉/结果正确还是理论正确。黄老师在课上讲了他跟大分流研究的开创者彭慕兰的一系列争论,黄老师敢于判断彭慕兰的数据一定有问题的一个关键点就在于彭慕兰认为当时长三角的农民家里拥有丝绸衣服,而黄老师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深入了解和对当地的田野调查认为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结合我自己之前的一个研究事例,我对这样的认识方式也有了深入的认识。2019年我前往深圳市三和人才市场对当地的非正式就业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进行了一个月的田野调查,他们聚居在人口同质性很高的城中村社区中,然后根本不思考长久的工作打算,只愿意每天打零工为生。我个人认为还是做了非常扎实的田野调查,因为我对他们的方方面面对有了很深入的了解,调查报告也获得了当年的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之后我便开始试图将新生代农民工这种偏好非正式就业的这样的生活状态进行概念化和操作化,进行计量上的证明。我将它们喜欢聚居的状态概念化为居住隔离,偏好零工的状态概念化为就业不稳定,假设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隔离会负面影响其就业稳定,其产生影响的中介机制是社会网络。比较幸运的是,我使用全国数据进行因果推断后证明确实存在这样的负面影响。但是后面将该论文拿去参加一次社会学的会议时,一位点评老师直言我的研究结果与现有的研究结果和理论冲突太大,因为现有主流研究一般认为移民的居住隔离和社会网络都是有利于其就业的,现在都说这个好,我如果说这个不好,那可能成为社会学的“叛徒”。但是我因为有着田野调查经历,对该结果非常自信,就是存在这么一种影响机制,现有理论既然觉得不会有负面影响那还反而我的研究是个理论突破和贡献,幸运的是现在那篇论文已经被一个SSCI期刊2轮审稿后给我了个小修意见改改格式,非常有希望发表。这个事情真的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只有你对理论的掌握更熟悉,研究对象和自己的研究问题有足够的熟悉,那么你对自己的研究就应该更加自信,并有更大概率做出真正的边际理论贡献。
四、如何看书和撰写读书笔记
这一部分是我在8周高强度的读书训练中,结合黄老师指导、其他同学分享和自己体会中总结出来的,希望对看到的同学有所帮助。
首先是怎么看书,黄老师给出的方法是首先需要其中心论点。但是这个话比较笼统,我个人试着将其可操作化一下。
中心论点的通俗意义就是,作者到底最主要想说什么?一般了解的渠道有3个序言、第一章和二手文献。最近出版的学术类专著在中心论点总结这一点上已经算是做得很好的了,一般在序言部分都会写明,但是很多古早的理论书并不会这样写出来,这是我个人建议需要充分利用二手文献即别人的已有研究成果,比如在阅读布迪厄和韦伯时候,大家都普遍遇到了很大的理解上的困难,这时本科时期的社会学教材《西方社会学理论》等二手文献便派上了用场,帮助大家很快的掌握了中心论点。
除了直接掌握中心论点之外,还有一种更好掌握作者中心论点的方式就是掌握作者主要理论对手的中心论点,比如布迪厄在《实践感》里,先后以索绪尔、萨特等人的理论为打击的标杆,并占了相当的篇幅,以扩展自己的实践理论,如果看懂了作者理论对手的中心论点,作者本人的中心论点会更加深刻和明显的显露出来。
关于如何撰写读书笔记这一点上,其实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好的笔记多少有些共性,我在此将一些优秀同学笔记的共性加以总结。在这一届的班上,好笔记主要分为两派(我自己编的)一是以北大社会学陆兵哲为代表的陆派,二是以中国政法法学蒋秋玲同学为代表的蒋派。
两派的主要差别在于主体段的构造不同,在第一端和结尾段都差不多。第一端的主要内容一般为对书籍中心论点的介绍和理论对手的呈现,结尾段一般为自己对该理论的一些评价,主要差别在于中间主体段的不同。
陆派主体段比较体现内功和理解力,一般将一本书8-9个章节的内容全部看完,打散,理解,消化,再整理为3、4个最重要的内容再分段进行写作。这样的撰写方法非常考验阅读者的阅读水平和理论和写作能力,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方可大成(陆同学参加班级前已经按黄老师要求撰写读书笔记60多篇)。
蒋派的中间段写法虽然基础,但是适合绝大数读书笔记新手,而且想要写好也并不容易。即按照每本书的章节顺序来组织自己的中间段。段落开头第一句话便明确该章的中心论点,下面便展开作者的主要论证逻辑和分论点。黄老师也认为这样的写法是读书笔记的“正道”也是他对我们的要求。
五、结尾
现在该班结束已经一个月有余,现在每每想起,都仍然对当时的情境充满怀念,因为那真的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学习交流环境。世界顶级的学者带领,来自各个学科,各个顶级院校的年轻学子,大家每一次作业都认真的完成,每一次讨论都充满积极性。大家也没有因为线上会议的缘故而有所怠慢,我中途经历了从大陆来到香港通关,隔离、开学甚至分手。也有同学在课程过程中,需要飞往异国进行交流,甚至还有同学课程过程中举行了婚礼。
我非常衷心的感激黄老师给了我这样一次机会,这样的机会给我带来的激励和锻炼以及见识眼界的提升是非常宝贵的,希望班上其他的12位同学和助教赵珊师姐在各自的学术、生活道路上顺顺利利。同时也希望黄老师身体健康,继续为实践社会科学的发展扛旗引领,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认识到社会科学研究的正道。对我个人来说,在不久之后也需要面临各位博士和硕士毕业季同学需要面临的申请、发表、就业等问题,但既然黄老师都亲自给我评价“前途不可限量”那自当更加勇敢的前进!
姚金辛
2021/10/28
写于香港大学智华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