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着好奇与兴奋来到北京之时,我尚未意识到这对自己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也许,在那时,仅仅通知我可以来参加黄宗智老师2017年的“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研修课程,就是莫大的荣幸了。毕竟能够有机会与自己一直来试图学习或者模仿的学者近距离交流,对我这样的后学来说,实在是太难得的机会了。但那时,我尚未设想过这次课程带给我的巨大改变。7周可以学到什么?7周可以改变什么?哪怕放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7周都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毕竟在我们学校连一门选修课都需要9周时间,然而课程收获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时间的长短,而是取决于你的付出。在这7周中,我总共写下了9篇读书笔记,这种高强度的课时作业是我上大学以来从未有过的。为了完成这9篇读书笔记,逼迫着自己去阅读,去思考,去质疑,去写作。这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纯粹知识的增量,也不单纯是写作技巧的磨练,更多的实际是对自己学习方法的反思。时至今日,课程全部结束,我借此机会将所思所想记录下,以供我自己及之后希望参与到这门课程中的同学借鉴。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次课程的感悟,我觉得就是我们必须试图探寻“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这句话源于黄宗智老师对我的批评,也正是这句批评让我反思了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对于课程的所有感悟,也就从这句批评出发吧!
一、文本解读与文本梳理
在此之前,我的阅读习惯就是先阅读著作文本本身,再阅读相关二手文献,最后再进行解读。自我进入研究生学习以来,这套方法就被奉为圭臬,可以说我所有的研究与学习都从此起步。因而,在第五周阅读马克思韦伯的《法律社会学》一书之时,我再次使用了这种方法。《法律社会学》是法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无数学者为之进行了精彩的解读,我一直也认为这些解读时至今日已经与经典著作文本本身不可分离,因为学术成果是由他们共同构成的。假如我们不知道学界的相关研究,那么我们对于文本本身的解读,极可能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而仅仅把握到一个片面的景象。为了能够完善《法律社会学》的读书笔记,再阅读完著作文本本身之后,我选择了相关二手文献进行进一步的扩展阅读。坦白来讲,就我个人天赋来看,不仅阅读《法律社会学》文本本身很困难,二手文献也很晦涩难懂,我几乎花了同样多的时间来阅读二手文献。在阅读这些文献的同时,我还结合了在学校课堂中学习到的韦伯相关法律思想,总结了两条主线:一是法律的理想类型,二是法律与经济的关系。在写完之后,我自认为达到了平时这套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对韦伯《法律社会学》中的相关思想进行了凝练,然而黄老师却告诉我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
黄老师向我解释道:对于理解韦伯思想的震撼,必须要亲自去阅读,亲自去感悟,才能体会到那种思想冲击。只有一步一步自己总结、梳理文本,并进行高度凝练,才能最终成为自己的东西。假如通过二手著作去解读,只会是夸夸其谈。诚如黄宗智老师所说,我过去可能正是沉迷于这种“夸夸其谈”式的解读,我一直认为经典著作最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如钻石般璀璨的思想,而很少去思考如何应用。经典著作往往被我“束之高阁”,以一种观赏的心态来学习。听到黄老师的批评,说实话当时很沮丧,尤其是我尚不能理解自己的方法与黄老师所提倡的方法之间的区别,但当我阅读到吉尔茨的《地方性知识》一文时,第一次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后现代主义使得我们得以从一种不同于前人的角度来观察事物,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比如对于法律,我们就可以从“法律认知”这样一种地方性知识出发,来进行理解,尤其是在结合我自己学习中的一点田野调查之后,我第一次可以把理论应用于现实之中。诚如黄老师所说,这种震撼也许是我终身难忘的,但我认为这种震撼不在于阅读过程本身,而是在于第一次成功地将理论和经验连接在一起。黄老师常说:“理论一旦确定,就必然与事实相互分离,造成一种二元对立。”我觉得这种“二元对立”在“理论”中是很难体会到的,只有在“事实”中才容易被人察觉。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会试着不断重新阅读《法律社会学》,但韦伯思想带给我的震撼,可能仍然需要在事实中体会,这也许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二、与一流学者对话
整个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作培训,主要是为了掌握读书报告的准确写作方法,第二部分是理论培训,是为了能够熟练掌握四大理论流派。黄老师说过,要想成为一个一流的学者,必须要和一流的学者对话。掌握这些理论工具,就是为了使我们能够与一流学者对话,能够与当前主要学派对话。然而,我之前学习和阅读,习惯于施特劳斯学派的字斟句酌,徘徊于文本中的思想闪光点,很少去关心与别人对话的问题。因为我觉得这样的做法过于空过于大,显得十分冒失,并非一种踏实的做法。当黄老师在讨论与“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观点的差异时,其实对我来说,一度很不适应这种方式,这既有我天资的问题,也有我内心抗拒的因素,然而正是有所反思才会有所突破。
与学者对话,有两个重要目的:第一,掌握相关理论工具,能够对事实进行分析;第二,敢于与学者对话,意味着不盲从其理论。所有学术研究的理论来源和现实意义,都可以从“与学者对话”开始。在将理论工具用于事实分析过程中,我们很快会发现种种不适与矛盾,正是这些矛盾为我们提供了现实意义,也为我们创造了新观点。黄老师常说“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其实不准确,更准确地应称之为“学习理论——观察实践——改造理论——适应实践”这样一种螺旋上升式的循环。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必须要跟一流作者,跟伟大的学者相对话,正是你对话的层次决定了你以后学术的成绩。因为伟大的学者总是在关怀那些人类永恒的问题,而与二流学者对话,也只能处理二流的问题。在这里,我必须感谢黄老师的建议,正是在他的建议下,我才敢尝试跟查尔斯·蒂利和迈克尔·曼进行对话,敢于就其中理论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研究方法于我而言,虽并不陌生,却也极难实施。因为我往往将目光仅局限于自己能力的弱小,只会邯郸学步,很少进一步放开手脚,大胆尝试。黄老师在理论课程中,为我们挑选了四大流派进行学习,分别是实体主义、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工具,另一方面何尝不是鼓励我们继续去与这些伟大的理论家对话?这样一种“对话式”的学习与写作,令我再次思考“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思想与理论对于学术研究而言,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善于使用理论工具,也还要会改进理论工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突破,也许正如黄老师所说:与一流的理论家对话,可能使得我们将来的研究是真正有意义的。
三、从实践出发
我们除了掌握理论工具,敢于与一流理论家对话之外,还必须对实践有充分的了解。浩如烟海的实践材料将会是我们学习之路上,第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尤其是从黄老师教授的方法来看,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被当今中国理论界所忽视的地方,也是一切有可能改变现实的源泉。但实践是不系统的,是凌乱的,这就尤其需要我们有耐心。与此同时,实践必须成为我们理论的出发点,因为从理论出发来看实践,我们往往会陷入乌托邦式的遐想,而从实践出发来看理论,我们更多地能够体会到事实与理论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能够帮助我们调和矛盾。于我个人经历而言,查档是一项重要却繁琐的工作。面对繁重的宫中档案和宝坻档案,我总有一种无力感,不禁自问究竟何时才能看完?面对难以辨认的堂批,我会忍不住怀疑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做?但从实践中感受的事实与理论之间的张力,使得我第一次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我并非是一个能够完完全全安静读书的学生,喜欢走,喜欢静静地看,喜欢从繁重的实践中挖掘到自己所需东西的惊喜,可以说:实践给了我思考,给我了勇气,给了我方法。
黄老师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因而他没有选择直接点拨我们该如何发掘论文题目,也没有直接给我们提供材料。更多地是教授我们阅读方法和理论分析工具,因为真正的学问仍需要经过在实践中漫长的“摸爬滚打”来历练自己。在查档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了自己的“笨拙”,也感受到了自己学识的浅薄,在不断碰壁中,我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感谢黄老师的教诲,让我学会从实践出发,试图在繁重的历史中,细细观察,企图发现被人所忽略的地方;试图在琐碎的实践过程中,探寻调和事实与理论之间张力的灵感。正是这种刹那的喜悦,使得我明白什么是对我真正有意义的。
7周的时间很快,仿佛转眼间就过去了。在租屋中写报告,在人大上课,在回去的路上想着怎样与师兄交流,在第一档案馆中查档,充实的日子在今天依然历历在目。尽管在班中,我的资质不佳,甚至总是犯错,但黄老师依然没有放弃我,感谢黄老师的宽容。虽然我不聪明,但我渴望学习,渴望进步,我可以回报您的恐怕就是不断努力的态度和不断学习的决心,希望下次再见能够让您看到我的进步。感谢班上其他16位同学,能够与优秀的你们交流与学习,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希望能够保持联系。身为一个外地学生,待在北京实属不易,感谢我的导师和我的师兄,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很难能够在北京静下心来,不为衣食住行担忧。这实际上是我第一次来北京,诧异于北京的乌鸦总是在凌晨吱呀乱叫,赞叹于雄伟的故宫、著名的百年学府,在这里既可以感受到中华文明千年的积淀,也可以体会到时代发展的前沿,令人羡慕不已,但愿我还能再来!北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