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想要迈向学术求索之路时,非常庆幸能够得到黄老师的指导。在研修班学习的两个月,黄老师以其金针度人的态度将其所学、所思、所感倾囊相授,给了我巨大的帮助。如果说这段经历是我的学术启蒙之旅,一点也不夸张。
去年我在检察院实习时,指导我的张翠松检察官曾是黄老师的学生,她向我极力推荐了黄老师的研修班课程。在知道这个课程后,我便仔细浏览了“历史与社会”网站,内心非常渴望能够参加这个课程,尤其是想向黄老师学习读书和做学问的方法。寒假时,我在家阅读黄老师的法律卷专著,读罢第一遍时我被书中力求还原真实的研究治学精神所触动。在尽力写作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常常担心自己天资愚钝,无法达到黄老师的要求,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提交了课程申请。幸运的是,我被选为研究班的一员,由此便开始了我与研修班的故事。
课程内容安排
研修班从4月28号开始至6月9号结束,每周五一节课,共七次课。每周三晚上十二点前将本周书目的读书笔记发到黄老师邮箱,周四黄老师会对同学的笔记进行批改,周五上课时黄老师将会带领大家理解本周书目,并对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疑惑进行讨论。课程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研读黄老师自己的经济/法律三卷本(可择其一),我选择了法律三卷本。包括《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黄老师会对这一阶段读书笔记的质量进行考察,决定是否能进入下一理论阶段的学习。
第二部分是理论入门,阅读四大理论流派的代表作品:实体主义恰亚诺夫的《农民经济组织》、韦伯形式主义的《法律社会学》、后现代主义萨义德的《东方学》与吉尔兹的《地方文化解释》、马克思主义布迪厄的《实践感》。
二、做读书笔记的艺术
黄老师对读书笔记的首要要求即“精准性”,学生能够用自己简短的话语总结出作者的中心论点以及寻找到支撑该论点的经验证据。黄老师反复强调,要在概念与经验之间来回往复。如此做读书笔记,黄老师意在培养我们将经验与概念连接起来的读书习惯。
我的阅读习惯在这七周中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之前,我在读书时大多都是浏览式阅读,主要是通过阅
读后萦绕在大脑内的信息对书本主旨进行把握,很难对整本书进行较为细致的把握。这样的读书方式导致我的读书笔记写作方法有些“特立独行”,也非常花费精力。黄老师在指导我们写读书笔记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会在课前对我的笔记进行单独的评点,对于笔记中模糊、啰嗦、错误的地方,他会结合我的学科背景给我精准的“专属”建议。虽然只有简短的一两句评点,但却总是对我有着醍醐灌顶的作用。此外,在课堂上,黄老师一般会请几位同学宣读其笔记中较为出彩的段落,让我们进行比较、讨论与学习。在每周课后我自己还会多一个步骤,就是将优秀的读书笔记打印出来,认真阅读。这样,我在完成下一篇读书笔记时便会注意黄老师所提醒的问题,并向出色笔记的学习。事实上,如此学习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知自我的过程。到了第三次课上,我有了很大的进步,黄老师也开始认可我独特的做读书笔记的方式。与此同时,我突然感觉打通了任督二脉,明白了黄老师所提倡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通过黄老师手把手的教导,现在我已经改变了读书的方式,也逐渐养成了每看完一章就进行总结的习惯。
黄老师反复向我们强调读书笔记的“精准性”,实际上是希望我们在学术的入门阶段将马步打扎实,将基本功练好。这样的阅读方式既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作为一名学生,培养精准的阅读方式将学术的地基打牢,是日后构建高楼的不二法门。参加黄老师研修班课程就是培养这样精准阅读极好的方式。因为前几次课所讨论的是黄老师本人的著作,黄老师作为作者能更好的评判出学生读书笔记的阅读水准。除此之外,黄老师的指导方式是极为合理有效的,同时他也非常认真耐心。回想到这里自己心生惭愧,由于理论功底尚浅,后四本理论书籍对我难度较大,笔记完成的自己也并不满意。在最后两周时,我才领会到一些理论书籍的阅读要领,可惜课程已经要结束了。不过黄老师所指定的几本书籍,今后我将会反复阅读,相信一定会产生更大的收获。
三、做学问的态度
黄老师在《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教学十年回顾》中曾提到:“学术研究完全可以,并且应该带有一定的价值观念。当然,每个人的选择各有不同,但我自己认为学术的一个可取的目标是民众的幸福。”每每想到黄老师做学术的态度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划过丝丝感动。在研修班学习的过程更是让我叹服黄老师作为一个学者所具备的深厚人文关怀,并为此而付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黄老师的学术观点与其学术态度是互为镜像的。在当下人文社会学科中理论与实践常常被划割开来,不少学者要么只进行纯理论的研究,要么只做经验研究。而这样的做法却很难贯通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的交融通道。黄老师最强调的就是概念与事实之间的贯通,而经验研究与理论概念衔接的媒介则是实践。黄老师力图通过其学术研究对现实世界有所裨益,通向一条面向实践乃至改造实践的道路。换句话说,黄老师更关心的是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走一条“经验—理论—经验”的路径,以期通过学术研究促进更好的社会以及提升民众的幸福感。
因此,黄老师并不是全盘接纳某一特定的意识形态,也并不意在建构理论,而是在理论与经验之间反复对话探寻中层概念。在理论学习中,黄老师常常强调要发现“左右的敌手”,即阅读任何一本著作都要去发掘其理论对话的对象。在阅读一本著作时,我们要明白该本书的论述是对何种学术理论的“反叛”与“挑衅”,才能理解到书中理论的交锋点。这一点,我在阅读黄老师的著作时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他自己的著作就很善于与不同的理论对手对话。黄老师通过进行的实证研究来与理论对手对话,进而通过反复对话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在法律卷中黄老师反复与韦伯对话,通过对实践历史的考察,指出百年来中国法律变迁的历程中,中国传统与西方形式主义之间的拉锯、对立又相互适应过程。用黄老师的话来说,理论是“核武器”,也是“超市”。不能被理论所局限,而是要用经验与理论反复对话,将理论不自知的运用到实践当中,以此才能更好的改造实践。
作为一名初生牛犊的学生,黄老师的治学态度和精神指引了我以后前进的方向。我深刻自知自己天资并不够聪颖,可能一生也无法在一些理论问题上达到“片面的深刻”。但也不想仅仅局限于经验研究,采取一种较为疏懒的做法。将理论与经验相结合落实到实践中,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谋求民众的幸福,也是我内心所具有的一丝“苦众生之苦”的社会关切。如果未来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让现实世界能够美好一点,哪怕只要一点点或者即使没有,我个人也会因为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产生巨大的幸福感。当然,于我而言,要对实践有所裨益,需要对经验与理论都要有较为精准的把握,同时也需要一颗坚毅的心与漫长的时光打磨。但所幸在这段旅途之初就遇到了黄老师,让我未来不至于“偏离轨道”。
四、从实践出发构建中国的主体性
如果说在实践中探寻第三条道路是黄老师的学术观点,那么从实践出发构建中国的主体性则是黄老师学术观点的具体化。在当代中国学术界,西方形式主义在话语层面上占据了霸权地位,我们每一个人也被形式主义在话语层面悄无声息的影响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黄老师反复提醒我们,一定要学会反思西方的形式主义,让我们敢于质疑主流理论,从而走向探寻中国主体性的道路。批判精神之外,黄老师所提倡的研究方法也是适宜当下中国的。目前中国社会存在多方因素的交合,不仅是东方与西方,还包括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体制内外等等,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混合体”。如果从单一的理论出发,这样既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也并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的土壤特性。黄老师所提倡的第三条道路,得以使不同的利益、群体、阶层相互对话、拉锯,这无疑是现代中国最应该调整的心态。如此,才有利于中国社会更为长远的发展,才能走出一条中国道路。
在课程结束之后,我便又反复回想黄老师所倡导的“实践历史”的意蕴。实践历史是一种新的方法论,从这种方法论出发打破意识形态的取舍问题,交融吸纳不同意识形态的特长,从而创设中国的主体性,是更为务实的做法。在法律卷第三卷《过去与现在》中,黄老师通过实证探察,已经发现了些许将西方舶来品的形式法律适应中国现实的做法。可惜的是,其背后的思维方式尚未得到正式的认可。但可以肯定的是,黄老师所提倡的第三条道路在中国已有实践证明,是走得通并且是合适的。同时应该认识到,中国的实践经验本身已经足够充分到可以孕育产生具有中国主体性的法律,第三条道路并不是天方夜谭。目前需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挣脱西方形式主义所享有的“单一话语”现状。
从全球的视野来看,中国需要如何定位,具有何种特色,或者中国与世界文明之间有何交叠与个性之处,都是值得今天我们认真思考的。作为一个学生,视野所及实在有限,所以不敢妄加评判。但就切身体会而言,当下的中国上进的同时是有些“盲目”的、有些“矛盾”的。黄老师所提出的构建中国主体性、中国“通往何处去”的问题,这个如此具有爱国精神并让人激动的问题,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必须直面的问题。作为青年的我们更不能唯马首是瞻,一味的全盘接受而不会批判思索。
感谢这段经历,每次上课黄老师都耐心和善的引导我们,让腼腆又羞涩的我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被黄老师法学研究中采用的历史学视角所吸引;在课程上被同学们的多元视角、缜密学思所震撼;每次都痛并快乐的“黑色星期三”;和大家一起流连在饺子馆、人大的留学生食堂的欢乐时光,都那么令人难忘。研修班度的这段经历是将会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我将把它柔软收藏。衷心感谢黄老师允许我参加今年的研修班,以及他耐心认真的传授与点拨。同时,同学们的学术态度和多元视角深深的影响了我,和大 家在一起学习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2017年春末初夏,时间就像刚刚出屉的馒头,饱满而且热气腾腾。一切都刚刚好,在这里遇到了黄老师,遇到了大家。时至骨自换!当年资叠加,智识累积的某一天,我会想起珍藏在内心深处的这段时光。我在这段时光里成长,在这段时光里出发……
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