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匆匆一个学期的课程,还是亲切认真让自己不敢一点懈怠的黄老师,还是一些优秀到让自己无地自容的同学,只是课程主题从理论阅读变成了论文写作。第二次写课程总结,就不再浪费篇幅说那些客套话,只最直接得交待出自己这学期来的收获:
首先是在构思论文的方法上。以前我写作时虽然也是先列提纲,但更多是用传统史学史料长编的方法,是以材料为中心、按门类编排,等史料收集得差不多,再一通大删,便是一篇文章。这样的组织方式方便材料收集,但由于材料太多、太杂,便不能真正帮助自己梳理清全文的逻辑线索、突出核心问题。而黄老师则要求我们以文章要处理的核心问题为中心、按逻辑链条来编排,这样就强迫我自己事先理顺全文脉络,如此就能删繁就简、不会陷入史料中不能拔出。之后以提纲为中心不断增补完善,一篇文章便自然出来了。虽然最后成文时我换了主题,没有用最初的提纲,但之前的三改提纲对我确实是一种有益的训练。现在想来,以前那种“删出文章”的论文写作方式也不应完全放弃,但这种“补出文章“的方法确实是对之前写法的有效补充,我以后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两种写法更好得融合在一起,这样写出的东西就即有史学的丰富扎实,又有社会科学的清晰、直入主题。
其次是在论文写作心态上。最后这堂课我拿出的最终呈文还是效果不好,虽然我觉得已经把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说明白了,但老师和同学都说不好读、看不懂。事后反思,除了自己修改不足以及不同学术背景的审美品位差异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我写作时的心态摆得不好。一是在对文章的定位上,我之前总是觉得文章是给自己写得,而比较少考虑读者怎么去接受,但读者并无义务要花那么大功夫去费劲理解,所以作为作者,不能自己觉得把问题讲清就成了,还需把文字写得尽量清晰、引导读者去看明白文章。二是在对自己的定位上,之前每次都把目标定得太高,写每一篇文章都希望能和近代中国国家治理整体演变挂钩;并希望不是那种简化历史的单线描述、而能尽量反映历史的真实全貌。这样的写法可能在写出很多东西之后、读者对我处理问题的方式已经熟悉之后是可以用的。但现在还是刚起步,自己的整个框架还没有搭好、别人也不熟悉我的整体思路,所以现在还是应该把目标放低一些,把目标先定位为写出一篇别人能读懂的好文章,从单一问题入手,一篇文章只说明单一的核心问题。当然,我还是相信好的历史著作应该是尽量深入得反映历史之全貌,我仍不会放弃在深度、广度上的追求,但会做若干技术上的调整:一是把一个大问题分成几篇来写,每一篇只集中处理单一问题,把单一问题说明白,不求面面俱到。二是列小标题,从读同学的论文中我发现,在快速阅读的情况下,其实小标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条让读者很快明白全文脉络的引线,有此牵引读者才不会一上来就觉得云里雾里、才会认真去看。
这便是我这学期的学习总结,虽然平白,却是最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