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管理 2011级学生 杨浩)
时光飞逝,紧张而忙碌的课程学习很快便结束了。每每回顾这些日子,总有一种沉甸甸的充实感。从中学到大学,总是忙于应付考试,到研究生终于疲惫,对“学习”有些倦怠了。其实自己深知倦怠并非因懒惰,而是国内普遍性的教法及内容让人失望,使人失去求知的兴趣。教科书上的理论总是会给出诸多假定,而这些假定似乎离现实很远。结果是听课的人枯然索味,讲教科书的人则似乎乐于这种逻辑推导。但最让人失望的是,经过漫长的推导最后得出的显而易见的结论并没有显示出其现实意义,或让人对现实有更可靠的深入理解(也许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原因,常常听村民谈论农村的过去和现在,耳濡目染,因此在学习农业经济时农村的那些画面便在不知不觉中浮现出来,而那些机械的逻辑推导显然不太容易解释现实的中国农村问题)。
对于一个研究生而言倦怠“学习”显然是件不幸的事,幸而那求真的火苗未灭。当看到黄宗智老师在人民大学主讲《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一课时,心情激动,当日便着手准备申请,最终有幸参加到这门课的学习。
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国内那些教科书式的“灌输”,而是通过参学者定期读一本指定的书、写笔记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当然,形式的新颖还是其次,课堂的讨论和老师的点拨尤其重要。许多地方自己有疑问或书中要旨并未读懂,经老师简短几句话点评便豁然开朗。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更加全面的掌握了各派理论,而且也学会了理论连接现实的分析方法,从而能更加深刻的认识现实世界。
从主要的理论形式看,西方主流学派有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非主流的则有马克思主义、实体主义等。形式主义发源于韦伯等人,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盛(由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发展而来的新古典经济学倡导完全私有化和完全市场化、自由化,并“信仰式”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由此成为形式主义的代表)。形式主义关注论证的逻辑推理而不关心实际问题,比如新古典经济学论证只有产权清晰、完全私有化,效率才能最优,他们的论证过程完全是逻辑推断,他们不关心这些观点和现实的联系,他们不像实体主义那样,一个论点必须用实事经验来论证,因此形式主义主要是逻辑推导,虽然会搜集一些数据但这也不过是陪衬,他们不会深入调查了解现实。
后现代主义虽然看穿了形式主义这一套把戏(比如萨义德在《东方学》里就批判了西方人不了解东方的现实,凭空捏造和幻想一个东方的形象,这正是西方认识东方的误区),但是他们走了极端,他们贬低学术和观点,认为一切都是话语而已,并不存在所谓真理性的东西,现实就是现实。
虽然形式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不同,但是本质上他们都不关心现实,他们只是为学术而学术,为捍卫学术而学术,实体主义则不一样。实体主义以二十世纪初苏联的恰亚洛夫为代表,恰亚洛夫注重现实,他认为学术要服务与现实,现实是中心,要从经验(现实)到理论再回到经验,服务于现实。所以当新古典主义的舒尔茨还在他的《改造传统农业》中用逻辑推导农村家庭没有过剩劳动力,农村要素配置已经最优,已经利润最大化,农业生产只有引进现代要素才能进一步发展时,恰亚洛夫却以详细苏联家户调查资料证明苏联农户的现实是:1.农户不仅是生产单位还是消费单位,当农户还在为基本的生计而发愁时,他们可能不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冒险(比如种植利润高但市场风险大的经济作物),同时由于是消费单位,农民也会在收获和劳动辛苦上平衡,不会一味的最求利润的最大化(舒尔茨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把农户看做企业单位,认为企业主会不断雇佣劳力直到利润最大化)。2.家庭农场规模会随家庭人口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黄宗智先生则进一步发展了实体主义思想,他在《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用民国时期详尽的调查资料证明:中国的农村面临着过密化或内卷化的问题,即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既生产又消费的农户家庭会为了增加一倍的产出而付出几倍家庭劳动投入(因为要生存,必须投入更多劳力,甚至老人小孩都参与),当然,这就造成了边际产出的递减,总之这时已经不是利润最大化了(因为投入已经过高)。
黄宗智先生认为马克思的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有合理性,但是马克思的分析和新古典经济学一样在分析农业时还是以英国式的农场为材料,把农户看做企业家。当然,和马克思不同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演绎出了市场调控的理论,认为市场要素自由流通、私有化、产权明晰就能使农业发展。黄宗智先生认为像中国的农业较长时期内是人多地少内卷化的,单靠市场自由化促进小农户发展是不现实的,他强调用合作社的方法促进农业发展。
勿用多说,从现实着手上升到理论在回到现实,这样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对于我们国内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门课程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学术知识,我们也为老师的悉心指导所感动。在课堂上老师总是和蔼可亲的跟我们一起讨论,而且常常还要半夜为我们逐字逐句批改读书笔记。总之,能参加这门课程的学习,得到老师的亲自指导是非常难得的,我也倍感幸运。今后的求学路上我也有了明确的方向,知道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是真实有用的,是我们研究所缺少的。
当然,整个课程不仅有老师的悉心指导还有学友之间的相互交流。学友之间常常也会课下讨论,甚至上完课吃饭时学友之间还沉浸在课堂的氛围里,还在意犹未尽地讨论一些理论概念和现实问题。
课程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在这段难得的求学经历中我们有很多难忘回忆。由衷感谢老师不辞辛苦的指导,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