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詹茜卉
回顾刚刚开始的研究生的半年生活,收获最大的自然是参与了黄宗智老师的研修班。离课程结束已经近一个月了,回想曾经所仰望的、甚至具有“象征资本”意义的大师,能同我们这些学生坐在一个圆桌边探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一件多么美好而幸运的事情。
接触了黄老师的课程,我发现,黄老师不仅在学问研究上屡有开创、令人钦佩,而且还非常和蔼可亲,他的笑容从来都是友好而不居高。想起他说过他做的许多重要决定都是非理性的时候,我便深深被这位在国际上已经享负盛名的学者的真诚实在所打动。每次上课时,那个写出《华北》、《长江》、《过去与现在》的作者,就坐在我们面前,仔细阅读着我们对他作品的解读,认真讨论着我们的疑问,点评着我们每个人的优点与不足,我想,这是我进入大学以来,从来没有过的经历。这个跨学科跨校的群体,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对于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我来说非常难得。与我一同学习的,是各个学科非常优秀顶尖的师兄师姐和同学们,大家富有理想与思想,每个人读书所投入的热情都让我十分佩服。有时,由于自己的专业过于基础,无论是经济、法律还是社会学的书籍,都让我无法得到很深的体会。所以有时在课上总是愿意吸收大家的意见,而自己不敢多说什么。还记得黄老师在课程的开始,就说我的理解能力可以,但是不会就某一个论点和经验材料提出问题。我想,这是我很大的问题所在,不管是史料、经验事实还是一些观点,我都没有提出问题并与他们对话的习惯。这对我一个很大的点醒,在现在的阅读中,我时刻提醒自己适当停下来,思考眼前这本书究竟对我的专业、我的思考有什么样的作用,我发现,勤于“扪心自问”对自己的“思维肌肉”的锻炼非常有帮助。
具体来说,这门课程给我的收获与意义还有以下几点:
关于读书毅力,对我的挑战非常大。一些诸如恰亚诺夫、韦伯、布迪厄这些学者的关于经济、社会学、法律方面的书,如果不参加这个课程,我想我是很难坚持把他们完整地看完。这不仅仅是一次学术、知识上的训练,也是一种态度的训练。本科阶段很难接触到真正的某个领域内的一流著作,也很难会完整并精确地把一本晦涩难懂的书读完。黄老师在提到设置这门课程的初衷时,提到中国的学生相比于美国学生,更注重实践经验。每当在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说起这些时,我就一阵阵的惭愧。本科四年,纵然接触过史料、进行过实践,但是往往变成如烟往事一般,并没有起到老师所说得那般擅长,而理论自然更是没有。我想这也是曾经读书不精、思考不深的后果。
关于阅读方法,之前阅读一本比较难懂却很经典的著作时,总觉得每句话都很重要,因此最习惯做的就是摘抄。这样的阅读不但效率低,而且思维不断被分割成一段又一段的句子,再回味时,很难确定作者所想表达的主旨及其对话的对象。这个课程一直贯彻的是黄老师所要求的阅读方法,即不要去摘抄,要去总结每一本书的中心思想,并寻找与其各个论点对应的经验证据。在努力整体阅读一本书并做精确总结时,我明显感觉这种办法是在迫使我思维的“肌肉”紧张起来,使我学会分解一本书中的骨架与血肉。这样做出来的读书笔记虽然在字数上精简许多,但是所需要的思考反而更多,收获也更大了。
关于历史感。我很佩服黄老师的一点是,作为历史学科专业出身的学者,无论在经济、法律还是社会学都做得非常顶尖。也许,这就是黄老师贯穿整个课程的那个思路使然吧。黄老师每堂课都会强调做学问要经验与理论相结合,立足于实践进行思考,将理论运用于不知不觉之中,从而破除对理论的迷信。黄老师在最基本的经验事实中去思考最基本的概念,他让我们对每一个概念的定义都要有一个自己认真的思考和理解。这个观点对我的思考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不应轻易默认某一概念的定义,而是要对每一个含义的由来有一个思考,这是我们探讨相关问题的重要前提,这样我们就不会从一开始就掉入某一个逻辑的陷阱。而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黄老师一直希望我们能立足实践、关注现实,对阅读的理论能够灵活运用到对现实的思考中。
总之,这是一门具有启蒙意义的课程,短短的两个月收获很大,但是留下需要努力的空间更大。这份宝贵的经历不只会深留在记忆中,希望有一天,它能变成未来路上常相伴的朋友,提醒自己要带着对历史的记忆、脚踏实地地走在土地上,勇敢地看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