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心得
杨龙
黄老师的课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写这份拖欠了许久的课程心得体会了。
从三个月每周一次的课程阅读、讨论和学习中,个人从黄老师及所有同学那里学到了太多,尤其是黄老师对学问的真挚、对中国的使命以及对学生的关爱中,让我们都浓厚的感觉到了黄老师对中国学术和思想所抱持的那份浓烈感情,黄老师不断的游走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用历史感和现实感来激发我们为中国及其命运做出自己的一份担当。
当然,黄老师并不简单的是来培养我们感情的。而是切实的指导大家如何进行阅读和研究,让大家真正的具备完成自我使命所需要的能力。从每一本书的阅读和阅读笔记到每周一次的讨论,黄老师基本上都会在讨论前阅读每一位的笔记,然后在讨论中,将书中的主题和脉络归纳成为一系列连贯的问题,好让每一个人都能充分的发言,并就每一位的发言进行点评和个别的指导。如此一来,每一个人都可以进一步提炼和细化自己对专著的把握和理解,并且强化了自己的发言能力;而黄老师则不断的循循善诱,从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旦有谁提出精炼的、准确的、有见地的想法,他都会及时的加以肯定,而一旦谁没有认真的投入,他也会毫不客气的指出来,以鞭策其下次努力投入。
就阅读而言,黄老师要求先把握专著核心,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之后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的,并抓住作者是如何连接经验与理论的;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在经验和理论之间来回穿梭,以帮助我们增强连接经验和理论的能力,我觉得这一点对我帮助甚大,因为以前习惯了“闲谈”理论,“闲聊”经验,并没有这么明确的意识到连接经验和理论如此的重要,也不太懂如何连接经验与理论,黄老师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返回到经验,来回的尝试,至少使我现在有意识的去重视并操练这个问题。
这样的阅读和讨论方法,无疑相当于几十个大脑在同时投入一个问题的思考,并定期的进行共享,在相互的交流中相互激发。由于研修班的同学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有的十分擅长于经验挖掘,有的具备极强的理论阐释能力,在这样的大氛围里,讨论起来就更加有意义了。
而黄老师及时到位的讲解和点评,时常让在座的每一位都心悦诚服,这种信服不仅来源于我们对他的敬重,而根本在于他对著作的精准把握和高超的理解。正是如此,才让这个课程显得极具高度,让每一次讨论都成为了一次智识性的挑战,也让每一位都慎重而珍惜发言的机会。
我相信,我们对黄老师的敬重,除了他给我们知识上的指引和帮助外,还在于他对年轻人的付出。他无偿来中国上课,并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个课程上,显然受益最大的是每一位认真参加这个课程的同学,他还不时的鼓励每一个人的研究。
而且,我相信,黄老师也是我所见的极少有的关心和呵护年轻人的教授,他从来不吝惜自己对年轻人的表扬可肯定,也从不纵容不认真阅读和做研究的同学。我个人最大的受惠接受了黄老师不少的表扬和批评,还有幸被黄老师邀请参加了写作会,在那里能听到多位耳熟能详的青年学者的颇有见地的发言,实在是一件十分荣幸之事。黄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和鞭策,也是我能不断深化对满铁《惯调》再调查认识非常重要的动力,让我以后能更后的把握《惯调》的再调查,希望能够贯通《惯调》所涉及之历史时段到当下,能为理解清代至今的中国提供一点帮助。
也正是基于此,我们对黄老师的认同和敬重超越了对立场的判断,而且黄老师也在课堂上不断试图纠正今日中国占据主流地位的新保守主义的某些认识偏见,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前三十年过度意识形态化对中国学术和思想造成的伤害,正是对每一种理论传统背后的意识形态的警惕,才能真正的认识中国,也就是黄老师一贯倡导的从实践出发来认识中国,并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层概念,这一点也让我受益无穷。但要做到摆开理论之中的意识形态,也是一个漫长的不断试错的过程,从实践上摆脱其束缚,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结课之时,黄老师请我们所有人吃了一顿美味的饺子宴,宴前,我们送给黄老师两份小礼物,其中一份是正面印着黄老师的头像,背面印着我们的头像的布袋,黄老师看见布袋立刻就笑着说:很有格瓦拉的感觉。后来想想,也是:两人都是在为理想而不懈努力。只是格瓦拉去了刚果,并永远的消失在了丛林中;而黄老师来了中国,相信他的努力,一定会成为构筑中国学术主体性的基石,而不会仅仅停留在915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