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研修班总结
焦长权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记得还是本科二年级的时候,我当时开始读一些农村社会研究的著作,一来是上一些课程的需要,二来是自己对一些一直困扰自己的社会问题思考的驱动,我试图通过书本的阅读来回答自己内心的困惑。当时就接触到了黄宗智老师《华北》一书,当时拿来一读,虽然只记住了“内卷化”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根本没有深彻的理解书中的内容深意,更对这些讨论的学术传统或理路毫不知情,但是,当时留下了一个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写作花的功夫极大。后来随着自己了解的知识的增长,才慢慢开始了解一些学术研究的理路和理论上的辩驳,也才逐步开始了解和认识黄老师的学术进路与成就,了解的越多,敬佩之情愈强。2009年我又由武汉辗转到北京继续学习,早知黄老师在人大开设经济、社会与法律历史的实践研究的课程,故抱着试试的心态申请了该课程,承蒙黄师不弃,添列班级学习。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在黄老师的点拨教导之下,我开始了对自己大学以来的所有思考的一次重新清理和再思考。
研究班的设计分成三大块,第一部分是培养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主要阅读黄老师自己所著的几部著作,这样他能更好的指导,也能结合自己的写作与研究现身说法;第二部分是理论阅读,主要是阅读几个主要理论流派的代表性著作,从而对各路理论有个大致的了解,算是嗅嗅各门各家的味道,同时知道里面的一些核心对立与冲突,从而为以后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进一步的阅读打点基础;第三部分是提交思考性论文并讨论,每位同学提交一篇结合理论与经验的思考性文章,再课堂讨论,每次课大致讨论9—10篇文章,讨论前每位先简略介绍,再同学提问或建议,后黄老师点评与指导。下面结合我在各个阶段的学习谈些学习体会和感悟。
第一阶段就是培养大家的阅读方法与习惯。其实,在研究生以前,我自我感觉还算比较喜欢阅读,各学科,各门道都稍有涉猎,但是一直觉得是在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所以虽有些斩获,但总感觉是隔靴搔痒。上黄老师的课时,老师强调要精确掌握,把书本“精确的放到桌面”上来,而且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怎么注意的。后来才慢慢发现,在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有时候为了了解各门派的味道,在里面不求甚解的跑一通尚且可以,但是在有一定基础后,读书还得讲究理解与吸收。对于经典著作,对其中心观点,方法,理论对手,核心经验材料以及经验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否搭配等都必须要细细的琢磨,这样才能够每读一本书都有长进。特别是进入一个专门领域以后,对本领域中的那些经典著作必须娴熟于心,扎实掌握,这样才能谈到真正的研究。这当然是读书方法的反思和体会。而对于黄老师的几本书的阅读,对于我反思研究中的材料与理论的关系,如何对待理论,如何组织材料等也有了更深的认识。黄老师的研究不拘泥于学科,不专职伺候理论,以问题为导向,以事实为依归。比如,其对华北经济社会史的考察是其在浏览了当时所有的可用的材料以后,从问题出发,在经过多次的经验分析与理论研习的来回后最终发现了“经营式地主”与“家庭式农场”之不同生产组织特性的问题并进一步论证了二者各自不同的演变逻辑,从而证实了华北农业由于人口压力和阶层分化所导致的农业内卷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变迁。黄老师在书中娴熟的运用各门各派的理论资源为自己服务,对各家理论既肯定其合理部分,又指出其缺陷,从而达到了真正推进研究积累和对问题的综合解释的效果。尤其使我感佩的是,黄老师真正实践着“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学术追求,特别重视经验材料与论点之间是否能够搭配,亦即材料能够支撑论点,逻辑是否清晰。在阅读课刚开始的几节课,黄老师都会时时介绍自己著作成书的过程,研究中的一些思路,给我们展现了经典著作背后的探索与故事,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让我们不仅能够从他具体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研究的方法,而且更能体会到一位真正的优秀学者的胸怀和气度。而且,在每一次讨论黄老师自己的著作的最后,他都要结合同学们的讨论以及自己著作完成以后这么多年的思考进行自我反思甚至是批评,这让我们在看到前述作者研究过程的同时,又进一步看到了作者本身对著作完成以后的后续思考,从而展现了一位学者的自我的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心路历程。我想,没有比这种现身说法更好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
在完成了三周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课程后,正是进入到理论阅读的阶段,理论阅读选取的作品均为经典作品,分别涉及到韦伯、恰亚洛夫、布迪厄、舒尔茨、萨义德、格尔兹、汪晖等古今中外的思想名家,内容含摄实体主义经济学、形式主义经济学与法学、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话语分析、文化分析等理论流派。在理论阅读阶段,黄老师对每家理论都会指出其主要的对手和主线,比如布迪厄,其主要的对手是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试图从实践的逻辑的角度调和这一社会科学中的经典二元对立,将时间的因素引入交换的考察,象征资本的概念引入资本的考察,习性的概念引入到结构的分析之中等等,这大大丰富了此前关于这些理论命题的讨论。在阅读这些理论著作的时候,黄老师会重点介绍自己是如何来运用这些理论资源的,比如,他介绍早期所作经济史时受到恰亚洛夫的巨大影响和帮助,后期所提倡的中国法律史的实践历史研究所受到的布迪厄的影响。
在此,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如何对待理论,理论一方面是“核武器”,所以必须要有理论,不能主观的设限排斥理论,要有主动的理论思维和运用理论的自觉,理论既可以帮助我们对问题的解释,也可以帮助我们将自己的研究通过对话来顺利的阐述和表达,还可以增强我们的研究立场,因为理论背后都有立场,吸收和运用理论的过程本身也在被其背后的立场所吸纳,这一点在下面还要重点谈及;另一方面,理论也是个“幽灵”。我们不能在理论面前匍匐,不能在理论面前膜拜而失去了主体性,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在只了解和掌握一家理论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了别家理论作为反思对话的主体和对象,而自我由于处于初学阶段或者在理论面前过于渺小而容易仰视理论,从而很容易被理论的逻辑所“收编”,从而导致自己的思维过早定势还浑然不觉,在具体研究中的表现就是不自觉的给已知的单一理论作注脚或意识形态的论证,或者仅仅将掌握的这家理论当做自我经验研究的修辞与帽子,其实与自己的研究不搭界,这两种现象说到底是一种情况:经验与理论没有很好的连接和两张皮。在这种对待理论的态度的背后,也隐藏了对待经验的态度,那就是对经验的碎片化的理解而不是整体性的掌握,从而同样的经验材料可以来论证任何的理论观点,而反之亦然,这种理论也成了“万金油”,哪里都能贴,哪里都能用,因为只将其当做一种修辞。真正正确对待理论的态度是在准确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对我研究有启发的部分拿来为我所有,在自我的运用中对原有的理论、概念进行改造或创新,从而发展出与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经验完全切合的中层概念和模式。这既能够完成与原有理论的衔接和利于表述,同时也使得自我的研究能够真正的做到有血有肉,有观点,有材料,有概念,有论证。这就是黄老师一直强调的联结经验与理论的深意。
同时,在理论阅读阶段,黄老师还特别强调和提醒大家理论背后的立场问题和研究者自我的立场和“政治觉悟”问题。每一种真正成熟的理论背后都很难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意识形态的影响发挥在不知不觉之中,一旦理论成型,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本身成了理论的一个方面的品格和特性。而这一点在我们吸收和运用理论的时候往往是不注意的,黄老师提到了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的立场问题,强调即使如经济学这般在社会科学中较硬的科学,其背后完全可以有其相应的立场,而且还因其“科学性”而遮蔽背后的立场与真正意图。这一点在国内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很少有学者明确提出来,有很多人是因笃信研究的纯学术性被意识形态所“俘虏”而自己还纯然不觉,而有一些人是因为“知而不言”。两者的共同后果是给学生和学界造成了一种学术中立和纯粹“价值无涉”的假象,特别是给新生代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误导,这在某种程度上又从反面去塑造了科学或学术的“神话”(或意识形态),以为社会科学完全成了一种真理信条,而且是不分时空条件的普世条款。这种对社会科学的“价值无涉”的过分自信与对社会科学的结论的过分迷信是齐头并进的,而对自我研究结论的过于自信又往往导致了一种失去时空条件的意识形态争论和完全背离事实的政策建议。
在完成了第二阶段的阅读之后,就进入第三阶段论文写作与讨论的阶段。每个同学提交一篇结合本学期阅读和经验材料的思考性论文。我提交的论文是在小家户生产的条件下农田水利的纵向一体化问题的探讨,背后的理论启发主要来源于恰亚洛夫和黄老师的著作,经验材料则是以前调研的材料,论述的核心论点是作为中国当下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的小家户无法与市场化的水利供给进行直接的对接,而必须要有高于家户至少也村民组一级的灌溉单位才可能与大、中型水利进行纵向一体化的对接。要想丰富的理论观点是,农业生产不仅仅存在一个生产、加工、销售这一种植生产之外的纵向一体化问题,而且就是在生产这一环节内部,也存在着一个典型的纵向一体化问题。要想回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下的小农生产将向何处去。虽然文章都还处于提纲和未完成状态,但是还是非常感谢各位师友的评议与建议,对于我进一步思考问题以及学习写作都帮助莫大。在论文写作和讨论的这一阶段,我感觉老师的意图是让我们尝试着将课程上所强调的连接经验与理论的方法论在实践中演练一遍,在实践中纠正我们对待经验和理论的不当态度,指导我们如何去建构一个适合自己的问题的中层概念而不是仅仅将理论拿来当修辞,同时还指导大家如何真正的在经验与论点之间进行论证,也即是逻辑论证过程的训练。这种对自我的写作进行群体讨论和一对一指导的办法确实能够对自我的写作和思维起到很大的锻炼作用。同时,在这个阶段,我也真正能够感觉到不同学科同学在思维和看问题的视角上的差异,从这种差异中能够反思自我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借鉴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在研修班的整个过程中,黄老师给强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研究要有历史感和现实感,特别是历史感。做研究和文章要尽量有历史深度和积淀,这样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研究对象当下的状况,不然很可能做出偏误较大的应然苛求,同时,从事物本身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也有助于预测事物的将来演进方向,历史使研究的对象厚重、扎实,当然,历史感不是历史资料的简单堆积,而必须是对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后的再加工和再组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历史研究往往会受限于资料,也就是说,能够服务于一个问题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有限的,这不像还在变化中的现实,所以材料的收集,掌握和分析对于历史研究是极为重要。现实感是一种经验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敏锐捕捉和判断,以我个人理解,要有好的现实感和经验感,一方面来源于调研,另一方面来源于自我的体验、反思,可以称之为身体感(或自我民族志),自我的体验往往最深彻刻骨,当然毛病是往往形成一种身体无意识而难以反思,一旦开始将社会调研与自我的身体体验结合起来,就会慢慢琢磨出社会大问题是如何深入到自我的私生活和身体意识中去的,反思这一过程就已经在开始理解研究对象、研究者和研究问题之间的多元交搭关系,很容易从这种关系中找到矛盾之处和现实感,从这个角度讲,一个研究者和普通人有所区别的第一步就是开始将自我的身体体验纳入到反思之中,亦即开始无意识的反思自我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种反思永远找不到确切的答案,找到的只是矛盾,而矛盾本身就是一种真实的现实感。涂尔干讲我们的思维、概念和智性活动全部是社会作用的产物,思维、概念、分类图示等本身产生于社会,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类思维活动的本质。正是由于我们目前所用已思维和解释现实的概念和理论大部分是外来的,其本身也是对西方世界经验的抽象简化后的产物,再加之时间推移导致的理论滞后性和转译过程中的偏差因素,使的我们脑袋里的概念、图示与中国现实经验的逻辑有如此大的距离,因此,在我们的反思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最多的就是矛盾。矛盾不要紧,矛盾恰是需要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和机会。
最后,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通过这个课程我结识了一群有共同兴趣爱好,有理想追求的优秀的师友,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我想我们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再次感谢黄宗智老师的谆谆教诲,听黄老师教导确实有一种如拨云雾而见青天之感。
2010届研修班学员:焦长权
2010年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