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幸成为黄老师的研修班一员。首先要感谢黄老师从美国不辞万里回来人大给我们上课!一个学期匆匆过去,每一堂课我都非常珍惜。黄老师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我们跟黄老师学到的不仅是学术思想和学术态度,更耳濡目染了一代大师的儒雅和与人为善。榜样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这段学习经历是我在人大历程里非常有意义的一段时光,谨以此文,记录下我收获和思考的一些点滴。
在课程里,黄老师每周会指定一本书,学员读后完成读书笔记,他的要求是读书笔记要尽量精确。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对我来说,对经典理论书籍做精确的读书笔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时常感到吃力。但是坚持下来,渐渐发现做精确的读书笔记对阅读理解并不是一种负担,相反它还有助于理解原著,使思路更清晰,而且过一段时间后记忆模糊了也还可以借助笔记迅速回忆起内容来。做精确的读书笔记确实是个阅读经典的好方法,以后凡是读到好书都要坚持贯彻。
研修班的中心问题是事实和概念的连接,对此每个人通过课程的学习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黄老师反对空泛的理论探讨,也反对没有问题意识的经验信息堆积。
黄老师非常重视经验证据,他一再强调要从最基本的事实出发建立最重要的概念。"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与观点一样重要,要掌握经验证据,要探询最基本的事实。""从实证事实出发来构建理论体系。最基本的事实本身就是概念。"当然,"这并不否定形式逻辑对理论和理论家的作用。形式化、模式化能够突出逻辑关系,是理论研究的技术手段。"
同时,黄老师也非常重视理论逻辑。他指出,掌握一门理论或者阅读一本理论著作,最重要的是把握其核心逻辑而不是观点。正如黄老师课上所言,"理论分析的关键在于理清其逻辑链,分析最点题的经验证据材料和最核心的观点之间是否有逻辑关联,以及怎样关联。"上完黄老师的课后,顿有所悟,于是课后自己尝试着分析恰亚诺夫的理论逻辑主干:农民经济组织的性质是家庭消费单位--›其生产目的是满足家庭成员的生活消费--›农民家庭劳动力的自我开发程度取决于需求满足程度和劳动辛苦之间的基本均衡状况--›经济活动量的核算机制由边际产品带来的满足程度和边际劳动的辛苦程度的均衡决定--›这种均衡决定了农民经济组织的资本积累和资本补偿--›预测家庭农场的可能发展形式是纵向一体化。虽然自己浅薄的学识对于分析经典实在是班门弄斧,但是沿着这样一种分析的思路,至少可以为批判性的反思找到出路,而不是一味地拜读和依附经典。
在参加研修班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精读了许多经典著作,更学到了正确对待经典著作的态度:不要把它奉若圣经。正如黄老师课堂上说的那样,"理论的有用性不在于能够解决现实的全部问题,而在于它有利于提高思路。""理论的最大作用是作为对话对象,而不是为所有现存问题提供一把万能钥匙。"例如韦伯区分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并极力推崇形式理性,通过一系列详尽繁杂的论述证明其完美性。如果我们对其理论奉若圣经,就无法跳出其自圆其说又无懈可击的理论匡架中。事实上,形式主义也是既有优点也有缺陷的。虽然形式主义使法律具有相对独立性并能够长足地自我完善和发展,但是在形式理性法与事实情况之间如何衔接,以及如何协调事实真实和法律真实等问题上,形式理性法具有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弱点。
为什么不应对经典之作奉若圣经?因为任何一个理论都不会是绝对真理,任何一种现成的理论都不会穷尽人类的所有智慧。理论体系的构建主要有两种基础,一是预设的先验前提,例如"经济理性人假设";另一种是基于事实与数据的实证研究,在经验证据的基础上提炼概念以构建理论体系。如果是预设的先验前提,那么它预设的情况必定就只是现实里纷繁复杂情况中的其中一种,而以此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即使是真理也必定只是真理的一部分,有它力不能及的地方和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如果是实证基础,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和数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理论体系也需要相应地与时俱进。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理论,它的基础既是它得以构建体系的前提,也是它为此不得不自设的一个界限。这个界限使理论可以纵深发展,也使理论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因此,对任何理论,都不应奉若圣经,而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把一切理论置于历史视野之中,既要看到其历史进步性,也要看到其历史局限性。偏执一方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说到偏执,不由又想起了列宁的那句名言:"真理向前再走一步,就变成谬误。"确实,过犹不及。一个理论过于极端,往往就悖离了真理;但是对一个极端的理论批判得过于极端,往往就是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同样也是对真理的悖离。例如阿瑟·刘易斯和罗森斯坦·罗丹等人的"零值农业劳动学说"(又称"隐蔽失业理论")过分忽视了农民的生产力和对经济的贡献;而舒尔茨在反对这一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又过分夸大了农民的正面作用,这理论如果用在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下难免是有失偏颇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学习理论要有历史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左和右的偏执,在二者之上寻求更恰当的道路。正如黄老师所言:"两者的对照可以帮助我们把双方历史化,避免把任何一方绝对化。两者的对话可以帮助我们超越双方而发现新的视角。"
研修班的学员都来自各个学校的不同专业,人大、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社会学、法学、经济学......。不同专业出身的同学汇聚一堂讨论一本书,一个问题,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观点的碰撞往往给我许多的启发。这也使我对跨学科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过去我以为把一门学问做深做透就已是耗尽心力的专家了,现在才深知这是在是太过固步自封的想法。缺乏宏观的视野和历史感,即使耗尽心力也难以成为专家的。不可一业不专,亦不可只专一业。在扎实自身专业根基的基础上,适当地涉猎和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对于完善知识结构、避免思维固化、以及反思自身专业研究等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另外,社会发展也需要跨学科的研究。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我们把社会科学分成法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等,但是社会问题却不会人为地分科,特别是当代重大的科技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等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比如,人口、粮食、能源、环境、国家安全、山区发展、社会治安等问题,其起因、性质、后果和影响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任何单一科学、单一技术或单一行业都不可能单独地对它提供完整的说明,更不能对它提供全面的科学的解决方案。正因如此,许多社会问题的研究也就从单学科研究进入到多学科合作,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意义不可替代。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是跨学科研究的灵魂和生命力。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利于参与经济建设,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在黄老师的课堂上,也时时能感受到他是一个真正怀着对社会的关怀在做学问的人,每次读完一本书,讨论完一个理论,他都经常会问:有什么用?这个理论对中国的现实有什么借鉴或者启发?......黄老师的研修班的宗旨,正是在于使学员"养成既是集中的又是跨学科、跨古今和跨中西文明的视野。"当然,正如黄老师所言:"在这个充满交叉潮流和漩涡的知识世界中,这个研究所只可能是个小小的开端,但也许因此而更为重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学期在黄老师的指导下读了许多法学以外的经典之作,感觉思路和视野都更开阔了。今后仍然要通过读书完善知识结构,建立跨学科的视野,并在新的知识基础上对原专业进行反思。当然以后仍然会关注原学科的进展,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读书连贯性和人生连续性,在把握自身状态的前提下学习他人的东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的是积累,也考验着耐心。感谢黄老师和研修班的同学们,鼓舞着我不断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