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的时候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黄老师发了课程的申请。知道自己选上之后反而有些忐忑,因为觉得自己的专业似乎和课程内容不那么契合,不知道能否应付下来那些法律、经济、社会学的讨论,也不知道对于自己的学习帮助有多大。不过我也有点小期待,历史地理本身多学科的意味就很强,究竟这次可以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只有等上完了课才知道了。这个秋天于我变得有点不同寻常
读书笔记
我是个笔头甚懒的人,看书只是在兴致所致的时候划上两笔或者记些文字,从未系统和认真对某一本书好好写一份读书笔记,这也是我的一大缺点。不过这门课给了我一个初始力改变这个状态。每周一次的读书笔记让我开始强迫自己更深入地去读每一本专著,尽管有些著作对我来说相当陌生和艰涩,读的过程非常痛苦(比方说韦伯的那一周......)。但是经过这么一轮训练下来我想我也达到了目的,虽然专著们的领域各有不同,但阅读的方法和路径却大同小异。记笔记的习惯慢慢养成,我也终于可以更有效果地去阅读了。这是我在这门课上获得的最扎实的收获。
理论和实践
课程名叫"实践历史研究",自然讨论理论和实践的相勾连和相互对立都成了每节课上的主要内容。最初几堂课的著作和讨论理论意味还不算太浓,逐渐的实体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质理性、形式理性纷至沓来,对我这个不善于理论学习的人来说就像提了个菜篮到了一个大型超市,几乎就要挑花了眼。黄老师总是说现在的同学们要不就严重脱离实际,要不就完全抛弃理论。我差不多算偏后面那一派的吧。实际上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也正是我在专业学习中的困惑:与其费劲地用事实来验证一个早就成熟甚至快要过时的理论,何不老老实实地学学考证?历史学最吸引人的地方难道不是说清楚一个事实更甚于空谈理论?我抱着这样的想法来上课,一是还想接触和学习理论,二则是想要在这门课上获得一个答案,究竟要把理论放在什么位置?黄老师从第一节课就一直在强调理论就像工具,是用来使用的而不是用来膜拜和重复验证的。到了课程最后的最后,我似乎终于要明白了些什么,理论之所以有时候像工具,是因为不同的理论提供了对事物不同的阐释视角和方法,选择什么样的理论在于研究者本身的认知和信仰,当已有的理论没法很好地进行解释的时候,新的概念和理论也就自然地产生了;同时研究者必须不脱离事物或者说事实本身才不至于失去真实感而陷入话语的陷阱。另一方面我觉得传统史学也许没有或者说不擅于提出宏大的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却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的逻辑和目标--那就是追求真实感。参加这门课程使我对于理论有了新的认识,但是我仍然认为"据可信之材料,作常识之判断"也是最朴素最实在的治学原则。
理论的尝试
然则当课程到了后半程每人要开始尝试使用理论的时候,我还是处于不小的困惑之中:哪种理论适合我?最后选择了布迪厄的实践逻辑理论尝试着做了一篇,仍然不大确定是否准确--果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对于使用理论看来我还有的好学的。老师和大家的讨论都对我启发不小,尤其是黄老师关于"低调地使用理论"的一番话豁然打开了我之前的那个结:理论和实践不再打架了。这一场化学实验的结果看来颇为不赖。而看同学们的各种尝试也是件十分收益和有趣的事,大家用的比较多的还是话语理论和实践逻辑,想来这两种理论的适用性真是相当广泛。
老师和同学
在几个月的课程中,黄老师的学问、品格和直来直去的上课风格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黄老师对于同学们作业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的评论相当直率,然而又是一派真诚。开始我还颇有些不习惯,然而不久这种爽快的作风显然都被大家接受和继承。在彼此讨论的时候不仅有师长对晚辈的教导,有时也像是同行之间的切磋。而黄老师对于中国农村和农民的深切关怀,随时在讲课过程中流露出来。有一次课上讨论到恰亚诺夫,黄老师讲到他的生平颇为动情,几乎哽咽。这给我触动很大,我一直觉得做学问要客观要公正,但是在那个时刻,我突然觉得如果没有足够的热忱,也许就不会有足够的执着,便做不出足够出色的研究。
而能够结识一起上课的优秀同学也让我收获良多。大家来自不同的学校,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每一周聚到一起讨论同一本书,各种观点你来我往,分析问题也是各有侧重。同学们思路之清晰,理论之深厚,思想之活跃让我非常佩服,也让我对每一次课都变得期待起来。
其它七七八八
回想起来,当初申请课程,除了抱着解惑的目的,也想借着课程的强迫要求改掉自己的一些毛病,记读书笔记的训练让我改掉了不爱动笔的毛病,只是另一个不善于参与讨论的毛病似乎还没有大的进展。怎么说呢,呵呵,同志仍需努力。
录制节目很欢乐,饺子宴很温馨,直到最后一节课仍在完善的相册很有惊无险......这门课带给我的太多,真心感谢黄老师,我会珍藏和大家在一起的这段时光。
2009.12.23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