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生涯中的一件幸事
"社会、经济、法律的历史学研究"研修班总结
黄家亮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弹指一挥间,追随黄老师阅读和思考的日子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当我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再一次翻开那一篇篇冥思苦想、精雕细琢而成的读书笔记和厚厚一叠学友们 提交的论文时,心中不由升起一种收获的幸福之感。是的,我应该感到幸福!多少年来,我一直渴望有一位人品高尚、博学多才的老师指导我读书、有一帮志同道 合、积极向上的朋友一起相互激励、共同提高,而在这个班上,我幸运的实现了这一愿望。在这几个月中,我投入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现在无论有多少不甘、也 无论有多少追悔,我都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那段日子已只属于记忆了。我能做的就是认真盘点一下我的所得,以期将之运用到日后的求学与治学当中去了。
一、难忘读书苦与乐
明代的王心斋曾作《乐学歌》一首:"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与"学"在他那里被融为一体了,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境界。但 平心而论,对于我等小辈,阅读,特别是严肃的学术研读往往更多的是件苦差事,阅读的过程常常伴随着身心的痛苦和折磨,以致常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叹。追随黄 老师读书的几个月也是苦乐交织的岁月。
还清晰地记得多少次面对一个闻所未闻的理论连读数遍而仍不知所云的懊恼,多少次为了寻求一个更好的 表达来概括一本书的核心观点而在狭窄的宿舍有如困兽般的踱来踱去,多少次自以为很独到的见解却被大家驳得理屈词穷、顿感自身缺点被揭开并如同放在手术台上 被严加剖析、无处逃遁的狼狈。然而,更令人难忘的还是那种一次次久百思不解突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狂喜,还有一次次得到黄老师肯定的欣慰,更有一次次在 大家的激发下灵光一闪、点子泉涌的畅快。
现在回头看来,这几个月可以说是一个渐入佳境、"苦"感渐少而"乐"趣渐增的过程,是一个灵感不断得到激发、思维不断得到拓展、知识不断得到积累以及读书情趣不断增长的过程。我深深地感谢为我提供这种机会并给予我关键性指导的黄老师,也深深感谢给予我灵感的学友们。
在这里我体会到读书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性的活动,也是一种集体性事业,需要不断的鼓励和交锋。
这首先是因为孤志难以持久。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一个周期性相互施压、相互激励的环境,临时起意、率性而为的阅读往往开始时兴致勃勃,过不了多久就会意兴阑 珊、无疾而终。即使坚持下来了,要一直保持透彻地理解每一本书、不留死角也是很困难的。而在这里,黄老师严肃认真的目光使得任何一个人都无从萌生蒙混过关 的念想。他会不停的告诫要把整本书清晰地放在桌面上,还会以经常以突然袭击让你发表意见的方式让你无法躲闪。
其次,这是因为"独学而无 友,则固陋而寡闻。"学问的乐趣在于其满足我们智识方面无穷的挑战,然而我们的阅读和思考往往受制于既有学科划分的局限而不能尽兴。在这里,有来自各个不 同学科的观点进行碰撞,我们尽可以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开放性的思考。这种训练对我们思维方式的冲击是终身受用的,我将继续参与甚至组织这种学术共同体,以期 在更大地范围内达到"知识上的团结"。
在这里,我学会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那就是黄老师所倡导的先读首尾,掌握中心论点后再逐章阅 读。也就是说先进入作者的意境中去缕清他的论述路径,然后跳出他的脉络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去打量他,继而追问"他到底说服我没有",甚至"由我来写这本书 的话,我会怎么写"。这就始终保持者一种自我追问和推进的能力,不是与作者浮在一个逻辑层面上,而是继续潜入到作者的前设层面上、从思想脉络、理论渊源、 理论基础、篇章布局等方面去作深度的审视和反思。邓正来先生曾批评许多人阅读是把书读"死"了,一种是"作者死了",即在阅读过程中不能从理论脉络和论述 路径上把握作者所论述的问题,出现作者缺位的情况;另一种是"读者死了",即完全受制于作者的逻辑思维而丧失了反思和批判的能力。而黄老师倡导的这种阅读 方法则是把书读"活"了,是一种"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读书方法。我一定会将这种方法贯彻到以后的阅读和思考中去。
在这里,我还养 成了一种很好的作笔记的习惯。现在回想起来,我以前的阅读多是对象化的获取知识的机械活动,以记住知识点为主要的目标,很少作笔记。即使作笔记,也多是摘 抄一些精美的语句、精辟的论述。我发现这种阅读方法很费劲,而且过一段时间就差不多忘光了。黄老师为我们传授了一种全新的作笔记的方法。他主张作笔记主要 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是一个厘清作者思路、消化作者观点、记录个人灵感的过程,因此,笔记不宜太祥也不宜太简。笔记重在总结作者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以 及经验证据,另外附上自己简要的评论,这样日后一看笔记,整本书就浮现出来了。这确实是个把书读"薄"的好办法。长期这样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定能积累一 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下决心,每年至少要写30篇这样的读书笔记,在未来的3年博士期间至少要写够100篇这样的读书笔记。
在这里,我还为奠定了一个较好的理论功底打下了基础。如何将经验证据和理论证据连接起来,这是黄老师希望训练我们的主要能力之一,这是平时我揣摩最多的问题之 一。通过研读黄老师的基本著作和一系列的论文,我初步领会了建造概念和理论的奥妙,并在自己的论文中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在今后的阅读和治学中,我还将继续 探索其中的玄机,力争能够提炼出有解释力的理论。
二、从实而知
我觉得,黄老师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那种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从事实证研究的学术精神,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从实求知。
从实求知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是一种恬淡而不醉心名利的人生境界。在红尘滚滚、利欲滔天的今天,要想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孜孜以求地去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实在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需要付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代价。而且,在这种状态中,我们时常会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孤独和绝望。然而,从黄老师和部分的学友那里,我感受到了一种力量。黄老师早已功成名就而且已经年过花甲,但仍能够密切关注各门学科的最新成果并积极思考现实的问题,联想到国内大多数读书人却不读书的现 状实在令人感慨万千。而有些学友们一直坚持冷静、严谨的独立思考也给我极大的鼓舞。
从实求知是一种治学精神。从一开始,黄老师就强调我们 应该脚踏实地地进行实证研究,而不要停留在理论的玄思上。在后来的论文讨论中,一遇到有同学企图以时髦、花哨的术语和大词掩盖对问题的并不确知时,黄老师 就会毫不留情地批评甚至训斥。"聪明反被聪明误"是黄老师对我们最经常的提醒之一。是的,真正有生命力和解释力的学问从来就不是概念堆出来的,而是从资料 和现实中分析出来的;从来不是在安乐椅上摇出来的,而是从辛辛苦苦的调查中悟出来的。由于教育体制和治学风气的原因,国内学术界盛行用以掩盖无知和慵懒的 空泛、虚妄的招式。正如黄老师所斥责德的那样,那于知识的积累和问题的解决毫无作用。
从实求知是一种治学的方法。目前,国内的学术作品以 两类居多:一是纯思辨性的,一是纯资料堆积性的。前一种往往看起来千篇一律、读起来味同嚼蜡;而后一种则往往看起来眼花缭乱、读起来不知所云。前者失之空 泛,后者失之琐碎;前者有骨无肉、后者有肉无骨;前者有如空中楼阁,后者有如一盘散沙。二者都难以使人心服口服,也都难以对知识积累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有什 么贡献。黄老师常说,我们需要的不是"政治局常委",也不是"乡村干部",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中层干部"。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地到田野中去、到档案馆中 去、到资料室中去收集扎扎实实的资料,才能从中抽象出富有解释力的中层概念,然后才能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而且,最后还得将自己的理论放到现实中去检验一 番。只有经由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的作品才会丰满,才会有深度、有解释力。相比高产的学者,黄老师的作品并不多,但是几乎每一篇都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原因就在于他坚持了这样一种治学的方法,写出的东西让你心服口服。
记得那次讨论完我的论文之后,黄老师送给我八个字?-- "后生可畏,好自为之"。当然,前面四个字是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不可沾沾自喜,而后四个字则是字字千钧的。或许老师看出我的理论野心颇大但有可能滑入卖弄 甚至玩弄宏大的叙事和空洞的概念的陷阱中去,而提前打好预防针。警钟长鸣,我一定会秉承老师从实求知的精神,力戒任何"作秀"和"浮躁"的习气,踏踏实实 地作实证研究。
三、关于研究班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总的说来,我觉得这次研修班办得比较成功,从最后仍然有20多名同学坚持下来并提交论文这一点来看也是如此。但通过认真思考国内其他类似的学术组织的成败得失,我觉得我们班还有改进的余地。
一、定位要更加明确
我们这个班,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这个在一开始就应该反复强调。以我的理解,黄老师主要是想通过这个班传授一种读书、治学的方法,是侧重在方法和思维上 的训练,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但据我了解,许多同学都以为黄老师欲通过本班传授系统地"三农"和法学方面的知识。这种误解就导致了有同学对那些于自己专 业关系不大的书不愿意去读,大大影响了训练的效果。
当然,知识的传授肯定也是必须的。因为要达到思维上的训练,对每一本书的透彻掌握是一个前提。但既然是更高的方法上的训练,那不管什么方面的书,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
二、制度建设要加强
我觉得一个非功利的读书小组要想长时间的维持下来,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学术传统和广泛影响的学术共同体,一定的制度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1、人员进出制度
能否吸纳到一批真正有志于学并且具有良好人品和学术素养的品学兼优的学员是我们学术共同体能否成就气候的前提条件。
(1) 人数 我觉得应该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最好控制在20人以内。太多了就无法充分的交流,每个人发言5分钟,一下午就过去了,很难集中讨论一些问题。而且,人一 多,就可能为学员的偷懒制造了机会。实际上,我觉得,我们这个班每一届能够产生四五位将来能够有一定作为的"苗子"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记得曾有一位国学大 师说他没上一学期的课只要能够真正影响到一个人他的目的就到达了。邓正来一直引以为自豪的"六郎庄"读书小组实际上只带了强世功、赵晓力、郑戈这3个徒 弟。但这三个人都成了今日的青年才俊,他们现在出口必谈郑公,言谈之中流露出对那段读书岁月的无比留念和追思。我想即使邓正来一辈子只培养出了这么三个 人,那他作为一个老师也是成功的。
(2)门槛 我个人觉得目前黄老师设的门槛有些低,单凭一封500字的信无法考察一个学生是不是我们这个班要寻找的。这种低门槛导致有些同学来了没几次就无疾而终了,或者即使留了下来也没有取得黄老师所期望的效果。
我觉得参加这样一个严肃的非功利学术组织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兴趣,即是否真的有一种以学术为志业的追求,是否真的对黄老师的学术路数了解并感兴趣,是否真 的对我们即将讨论的那些本文了解并且感兴趣;二是恒心,即是否在我们至少完完整整的6个月中能够有充分的信心坚持下来,而不会半途而废;三是学术功底,即 是否对我们即将讨论的主题有一定的思考,是否能够产生一些自己独立的见解。三者兼备者方可纳入我们的队伍之中。无兴趣者可敬而远之,无恒心者不必来自受 苦,无功底者可考虑以后纳入。
如何考核呢?我觉得不仅仅要有以前的来信形式,还应要求每个报名者至少提交一篇读书笔记,最好是读黄老师书的笔记。 这篇笔记有多用:一是可以作为考察报名者学术功底的依据;二是可以保证报名者至少对黄老师的著作比较深入的思考过,而非仅是慕名而来;三是可以作为录取后 授课的一个参照,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对症下药。
(3)灵活性 在我们班进行的过程中,如果有特别优秀而又特别强烈希望加入我们的话,经过黄老师考察合格的话可以酌情纳入。这种同学往往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加入之前也有更多的理性考虑。
(4)考勤 为了严明纪律,无故旷课达三节者可考虑让其自动退出。
2、班级组织制度
我们20多个人应该组成一个以黄老师为核心的具有高度认同感的学术共同体而不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为了增加这种凝聚力、归属感,我们可以组建一个正式的班级, 推选出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等,开展正式的班级活动,如一起出游、组织体育比赛、娱乐活动等。在这些课外的日常活动中,大家可以互帮互助、 充分交流,形成一个大家都投入真情的融洽的、欢乐的大家庭。
如果这样一群青年学术精英能够真正的团结起来,再过十年到二十年必可造成一种气候,这种气候足以改变中国的学术面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老师今天的努力很可能作为中国社会科学迈向自主性和成熟的最基础、最艰涩却又是最重要的一步而计入史册。
3、报告制度
是否可以考虑每次课安排三到五个人提交一篇独立成文的书评性质的读书报告,这样可以保证无论多么艰深的文本至少有三五个人反复研读过,这样的话,对话和争论才能够出现。
可以在开学的时候就让每人至少挑选两本作重点阅读和评论的对象,必须得交出书面的读书报告。如果让每一个人对每一本书都认做这种深入的研读的话可能不现实, 但起码能够保证每个人在两本书上下了功夫,其思考可以带给其它同学启发,也可以为其它同学释疑解惑。而且,这样下来的话,我们可以积累一批有形的成果了。
4、激励制度
我考察国内许多类似的学术组织,发现办得比较成功的都有较好的激励制度。
通常有两种:一是好的文章推荐发表或结集出版;另一种是美国普度大学杨凤岗教授在人大办的"宗教社会学的新范式"研修班实行的奖励制度,他们每一期评选出优秀学员若干,给予物质奖励,特别优秀的推荐到美国去留学,据说整个班学习气氛非常高涨。
当然,我们班要不要建立奖激制度或建立怎么样的激励制度还请黄老师考虑。
5、会议记录和发布制度
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我们要想真正的对中国学术有所贡献,形成我们的研究范式,就应该尽早建立一个会议记录和发布制度。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将我们每一次的资料放上去,一届一届的这样持续下去。这一届虽然走了,但还是可以继续保持交流,这样我们的队伍就会越来越庞大,我们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我们的 传统慢慢的就形成了。
同时,这种制度对我们每一个同学也是一种压力,它逼着每一个都要认真的去思考,发言、写作时都不可马马虎虎,而要负起责任来。因为所有你说的话,你写的东西都将永久记录在我们这个学术共同体的历史中。
从技术上,这个问题不是什么难事,实际上我看周立老师差不多每一次都有非常详细的记录。
三、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如何形成我们的学术共同体,并使其中的每一个成员得到切实的训练和尽快的成长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不成熟考虑:
1、可否考虑通过做课题的形式在实战中运用我们所学的东西?
一般来说,通过十次左右的读书总结,我们可以基本掌握黄老师所倡导的那一套治学方法,但能不能在实践中去运用却是问题的关键。从第二学期提交的论文来看,真正将黄老师的思路贯彻到自己的研究中去的还不是很多。要想真正的掌握一套理念或一些技术,没有实践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设计或申请一 两个课题,让大家一起来动手,在黄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完成。(这方面康晓光老师的经验值得借鉴。)
当然,最好能够申请到有一定经费的课题,这样的好处除了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外,还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为我们的学术共同体提供一些基金,二是大家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项课题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增加班级的认同感。
2、是否可以考虑将这个学术共同体产生的优秀成果结集出版甚至是否可以考虑办一个定期出版的学术刊物?
我认为同人文集和刊物都是形成学术共同体的内外认同的重要机制和载体。当我们将我们的成果以规模效应推向社会时,必将会引起人们的惊呼--"唉?原来他们已经成气候了!"
而且,这也是对我们一起共同走过的那段美好而又艰涩的日子的最好纪念。
3、是否可以延请黄老师看重的国内学者就其作品与我们展开交流?
黄老师常常提到欣赏汪晖、孙立平、崔之元等朋友,能否在我们的书目中列入他们的著作,并在讨论这些作品时请他们来为我们释疑解惑、共话学问之道呢?我想,如果能的话,这可能比讨论一些国外的著作更有效果。
4、可否从一开班时就安排学生与黄老师单独面谈,而且尽早地同每一个同学交谈一遍?这样的话更有利于老师把握学生地心态和方向,也更有利于学生及时的向老师反馈自己的想法。
5、可否在每一次讨论的书目后面附上与本书相关的扩展书目?这些扩展书可以不进入我们的讨论范围,但是可以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以上都是学生个人的一些粗陋的想法,请黄老师笑阅。学生求成心切,不妥之处,敬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