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班体悟
成福蕊
转眼为期一年的研讨班结束了,作为班上一位并不优秀的学员,谈自己的一些体会,既是对这段学习的小结,也同时寄一份怀念之情。
我对黄老师怀着敬佩之情。他本人已经退休,将美国著名大学的博士生课程压缩为一年作为研讨班的内容,传授予国内高校的有志于走上学术道路的年轻人。研讨班的每一节课中,都能体会到他对中国现实的深深关怀,以及对学术的孜孜不倦的执著与求索。
我对黄老师怀着感恩之情。对涉猎人文知识比较晚的我来讲,黄老师称得上是一位学术道路的启蒙老师。虽然自己似乎一帆风顺的走到今天,但在研讨班上我越来越感 到自己各方面的欠缺。从读书习惯,写作能力,到思考方法,学术境界的划分等,无不得到黄老师的精心指点。他平易近人的积极态度总是给我无穷的信心。
最初的课程中,黄老师就特别强调事实与概念的连接,并用中层、中央委员会这样的词来形容概念的提升层次。这个听上去简单至极的道理,实践起来却是很有难度。这个理念贯穿研讨班的始终,我想也将伴随我一生的学术道路。
整个课程以读书和写作为主。读书主要训练如何快速掌握作者主要观点并做实用的笔记。首先通过对他自己几本著作的讨论,精确传授阅读后如何写出成功有效的读书 笔记。这种笔记既能够精确概括原著内容,又能够把握要点,或加以自己的思考,以便日后之用。笔记大概框架如下:先用一句话写出全书的中心句,也就是作者论 述的中心论点。然后对此中心句进行扩展性解释,构成笔记的第一段。接着找出论述的主要分论点,各用一句话概括并单独展开,辅以事实论据,各成一段。最后根 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全书中自己欣赏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
我在读书中是遇到很多困难的。也有跨学科的原因,很多著作读完一遍都不可能有较好 的理解和把握。加上自己读书速度较慢,在博士一年级参加此课程还是觉得非常紧张,每周都是好不容易才通读了全书,根本没有能力写笔记就进入了讨论,下一周 又开始了新的书目。所以我认为二年级上这个课会比较合适。由此,我也认识到写好笔记这件事情做起来有相当难度,要花较长的时间。这样的笔记最好软、硬拷贝 都要有,积累起来是自己最有价值的学术资源。当然,黄老师原著训练之后,就是读一些社科中的经典作品。韦伯的著作对我来讲是最晦涩难懂的了。但大多数作品 精读后都有很大的收获,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
写作部分是每人根据情况提交自己的研究性小论文或毕业论文研究计划。前者为4000字左右, 后者10000字左右。提前发给大家,分别在课上进行讨论。大家主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一部分压力蛮大,因为是自己来做自己的事情,不像读书大家共同做 一件事情,所以梳理文献及寻找论文切入点就非常重要。在大家的文章中,的确有比较成功的,也得到了黄老师的赞赏。对于所有提交的论文,黄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都非常有启示性,他教每一个人如何走上学术的道路,针对个人的不足,提出努力的方向。
在与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的交流中,我们也收获了友谊 和知识。大家利用业余时间互相推荐好书,好的文章,就共同感兴趣的题目展开讨论。这种跨学科、跨学校的交流对我们年轻一代非常有利,使我们在学术的汪洋大 海中不至于偏离了方向。每次上完课都觉得有踏实的感觉,心里很充实,因为学到了东西。
除此之外,黄老师还经常为我们的学术生涯考虑。比如 指点大家写文章不能带有目空一切的口气,要有谦虚的态度,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在学术界的成长和立足。鼓励我们分清研究的境界:开始最好 从扎实的实证研究入手,这样比较有说服力,而且避免了理论研究的空泛可能招致的批评。逐渐的,要进入到概念的提升和理论层面,这时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可以 作较深入的研究。最高境界莫过于将本领域的知识融汇贯通,就实际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各种比较和思考,给出原创性的或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关于这三种境界,我 没有很好的理解和体会,当然就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但这种从基础的扎实研究做起的思路,我认为非常可行。
最后,祝黄老师身体健康!新的研讨班越办越好!我们的论坛能早日投入使用!我们研讨班的同学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