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黄老师:
您好!
收到您的来信,我非常高兴,同时也很惭愧!在您走后日子,我一直想跟您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却因最近论文开题等,迟至今日,匆匆回复,歉意难言!
两年来,非常幸运地先后参加黄老师两次研讨班,虽囿于个人天资愚钝,但自我感觉收获很多,进步很大,对比目前国内的诸多研讨班(我曾参加)等,您所指导的研讨班具有很多特点:
(1) 生员优秀。一个研讨班能否成功,除了优秀的老师外,优秀的学员也是其成功的最基本因素。我们届研讨班之所以比较成功,原因除了黄老师的教诲毋庸讳言外,学 员都是来自各高校的优秀学生也是重要原因。优秀的人才济济一堂,同时有黄老师这样的大师指导,研讨班的成功是有其必然的。因而未来的研讨班要向成功,除黄 老师外,首要工作还是依托黄老师崇高的学术声誉,吸引目前国内最有潜力的年轻一代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至于吸引学生的方式,除了黄老师到高校讲座, 是否还可以通过网络公布消息,特别是稍微提前公布消息,让更多优秀的学生知道这样的研讨班存在。
(2)阅读习惯的培养。学习您多年心血总 结的读书方法,经过这两届学生的实践,其成效有目共睹。但就我自己个人学习而然,这样方法掌握固然很快,短时间内进步很大,但能否真正在个人学习中坚持却 是更大的挑战,是否可以在以后研讨计划中,要求同学定期向老师提交读书笔记,这样对于同学们阅读习惯的真正形成,以及课堂讨论都可能有所帮助。
(3) 压缩式课程设计。感觉黄老师试图将美国三年到五年的博士训练过程,集中在一年内完成,其中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相对国内来说)。整个过程大概分为阅 读、思考论文、论文三大部分;是否可以要求阅读的时间稍微增长,而思考小论文和论文合为论文写作;大家可以交两篇,但至少得交一篇。这样安排,一是基于各 位学员的本身基础不同,可以更为长期的培养,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更能从容论文的提交。
(4)多学科视角的集中讨论。我不太赞成以前有同学 提出的"分小组承担讨论",因为这样恰好达不到真正的多学科交流。尽管进入不同学科的壁垒肯定存在,有时候觉得隔行如隔山;但正是不同学科视角的碰撞可能 引发人们对问题的全新思考,要不还是一个固有学科的思考。因而,问题在于是否应该更好的组织讨论,尤其是加强同学们的讨论前准备,如早发出论文,仔细阅 读,发表看法。这样,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尝试去阅读另外学科的论文,提出自己的看法。
(5)阅读书目的调整。首先希望黄老师能够在阅读前对 整个书单的设计思路有个说明,为什么挑这几本书?基于什么考虑;其次是希望能够保持重点阅读的方式;就是说一次讨论只能有一个重点,当然可以开列泛读的书 目,也可以讨论其他的,因为讨论应该集中时间,集中问题。我认为原来的每次讨论一本书,大家都看,都发表意见,这是比较好的方式。像我在有的讨论课上,大 家讨论两本或两本以上,讨论问题很容易分散,讨论主题也不够充分。再次是否增加对马列主义经典的研读;因为在中国大陆,马列主义思想并不为很多年轻的学生 所深度了解。另外,黄老师是否也可以准备一些比较重要的社会理论原著(特别是没有翻译的)列入书单,让大家更直接的了解西方理论;最后,是否也可以在开学 比较早的时候让学员自己列出一些希望讨论的书目和问题,这样也许可以了解整个讨论班的知识状况,也可以适度临时调整书目。
最后,就我个人 来说,能够在人生学术研究刚起步的时候,在中国这样浮躁的学术环境,参加黄老师您的研讨班,其幸运与幸福实在难以言表。您的研讨班在目前中国特定的学术环 境中,其成效肯定是不可估量的。最后,作为学生,很多对于研讨班的思考可能很幼稚,敬请您多多见谅。
学生:吴四伍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