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
艾希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8届法理学硕士
研修班的课程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很高兴可以静下心来,为这段难忘的经历作一份总结,来与大家分享。研修班的课很让人期待,课上可以听到不同思想的交锋,可以听到黄先生的点拨与教诲。感想其实挺多的:
第一,学者要有自己的情怀与责任。报名研修班之前没有见过黄先生本人,只是读了黄先生的著作,感觉黄先生应该是一个冷静严谨的历史学者。2007年9月7日第一次课,见到了黄先生本人,黄先生和蔼可亲,非常和气,课堂讨论时,气氛自由宽松。黄先生对晚辈后生的关爱与宽容,让我们整个班像一个"学术家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课上,黄先生很动情的谈到了西方的学术话语霸权,华人在美国学术圈的艰难奋斗,他希望我们可以做出具有原创的学术理论。为了在国内培养一批能够结合中国经验的学术青年,黄先生不计报酬与辛劳,来到北京开办了这个研讨班。黄先生多次批评了原教旨市场主义和西方后现代主义,让我们对当今影响中国的西方思潮有了更好的鉴别能力。
黄先生还具有对平民的情怀,关心普通民众生活,研究中国农业经济,主编《中国乡村研究》,让出身农村的我感到黄先生对中国农村发展的深切关怀。这种关怀,让我们对研究有了更深的责任感。学术不是简单的坐而论道,更不是简单的"西化",而是深入现实生活中发现真正的问题。寻找真问题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步。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研究中缺乏真正的问题,不少的研究是对他人研究的重复甚至是资料的堆砌。简单的"西物东移",不是真正的学术。西方的学术理论来自于西方的经验,中国的学术不是简单靠引进西方理论就可以建立起来,只有对中国经验有充分的认识,才可能建立中国的学术理论。在我们的时代,像费孝通先生那样做学术的学者应该更多些。只有深入中国的田间地头,借鉴西方理论,进而结合中国现实经验,才能提出具有中国原创的学术理论。
第二,重视作为经验的历史。这是我上研修班,在思维上最大的收获。我的专业是法理学,学的基本上都是西方法律理论,比较严重的偏离经验现实。在法学界,法律形式主义盛行,有些立法不顾中国法律传统与实际,盲目引进西方法律,实际效果不佳。通过上研修班,大量接触历史学研究,发现纯粹的理论很片面,由于理论是对经验的高度抽象,单纯接触理论很难理解经验世界的丰富。历史可以告诉我们世事的复杂与多样,有助于纠正线性历史发展观和西方中心主义观。我们应当对转型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有更清醒更全面的认识。
第三,学术研究需要学术共同体。研修班的成员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与特长,很难得这么多喜欢思考并有志于学术的同学聚到一块学习。在精读专著阶段,大家各抒己见,展示自己优秀的读书笔记;在论文讨论阶段,大家对各自的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展开真诚的学术批评。用黄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别人的批评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自己的学术作品更完善,因为自我修改难免有些盲点。这种学术上的共同体对于个人的成长很有帮助。一方面,不同专业的思考习惯,有助于活跃思维和开阔视野;另一方面,在学术信息与资料等方面彼此也可以提供方便。希望这种临时的研修班可以组建成更固定的学术组织。
对有兴趣参加研修班的同学提个建议,大家在报名参加这个研修班前,最好认真想清楚。明确参加研修班的目的,否则面对高强度的阅读训练与论文写作很难坚持下去。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安排充足的时间才能很好完成研修班的课程任务。
最后对研修班提一个小建议,就是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大家在最后阶段可以共同参与一项学术项目,以便检验大家所学的效果,也可以尝试国内比较少见的多学科共同研究。本年度研修班曾有这样的动议,但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做成,是一件小小的憾事。
感谢黄先生选择了我们,感谢对黄先生我们的培养。也感谢诸位学友对我的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