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政治社会研究
教学大纲
仝志辉
2012年5月4日
本课程的主题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乡村政治体制运作和社会生活,和改革时代乡村政治体制运作和社会生活,以及两者之间差异和联系性。通过这门课,使学生熟悉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理论背景、主要著作和主要争论,建立可参考的学术话语(问题)背景和问题框架,培养学生进入相关问题研究的敏感和能力。实际授课时,将根据以往教学情况进行局部调整。
结构这门课程的方式是:专注于前30年和后30年的不同与连续;围绕农民现代的行动动机和观念的形成,和动机和历史和现实中的农民行为的关系;对同一主题同时选择中英文文献。
根据学生研究问题、研究设计的需要,在理论讨论时,对既有研究的讨论,将关注对论点的提出方式和论证思路,将关注经验材料的获取方式、在写作中利用和解读的方式。视可能,安排对集体化时期和改革时期村庄档案和访谈资料阅读的练习。
课程包含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理论资源、专题问题和方法训练
主要涉及:理性小农和道义小农对农民集体行动的理解;阶级理论与阶级话语;农民的国家观念与社会主义国家在农村的实践;农民的集体意识与日常生活;村庄分层与农村政治社会整合;集体化和改革时代的涉农部门;农村选举中的农民行为;农村土地纠纷与村庄共同体变异;农民抗争中的权利意识、规则意识与道义意识等。
基本书目:
1、李怀印: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第1-7、11-14章,法律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弗里曼 毕克伟 赛尔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版
3、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
4、Popkin, Samuel L, The Rational Peasa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5、吴飞:《浮生取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各讲还将提供中英文阅读材料,包括专著和论文。